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非凡十年 | 为了让城市更健康更安全

2022-10-14 09:39 来源:中国建设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安全与发展,坚持守住城市安全底线,着力在内涝治理、燃气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破难题、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使城市的安全性、舒适度有了显著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统筹谋划 协同推进

竭力缓解城市内涝

“我在这个小区住了20多年,以前就怕下雨,因为一下雨,小区的积水两三天都退不下去。现在通过治理,大家的出行方便多了!”提起小区的变化,四川省绵阳市的李女士赞不绝口。

李女士说,过去每到雨季,排涝就成了小区居民的揪心事。如今,小区内新建了雨污排水管道,下雨天排水通畅,再没出现过被淹的现象。“下再大的雨,我们也不用担心了。”

李女士所在小区的变化只是我国实施城市内涝治理工程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国60个排水防涝补短板重点城市排查出的1116个易涝积水区段,已全部整治完成。

治理城市内涝,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是重大发展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治理内涝作为保障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城市内涝治理提出具体措施与要求。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从2016年7月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编制了灾后补短板的相关规划,确定了60个排水防涝补短板重点城市,明确源头雨水管控、排水管网、大型排水通道和信息化管控平台4个重点补短板的方向。

——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城市排水防涝设施补短板工作,主要针对城市管网、泵站等排水防涝设施和易涝积水点进行彻底整治。

——2020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各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内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很多地方也纷纷结合实际情况,统筹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山东东营通过打通“断头浜”、恢复已填埋河道,增强城市及周边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和流动性,有效收集中心城区涝水,实现雨洪水资源化利用;广东广州因地制宜、集散结合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安徽宣城加快管网改造步伐,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新建、改造排涝泵站,实现了自动排涝……

如今,随着一项项政策的落实、一个个举措的实施,我国城市内涝现象得到了进一步缓解。

专项部署 加快改造

筑牢城市燃气安全底线

近日,甘肃省嘉峪关市雄关街道绿化社区四化小区燃气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居住在该小区的薛女士轻轻打开燃气灶开关,“砰”,一股蓝色火焰瞬间燃起。薛女士和老伴儿笑着说:“为了彻底告别长期使用罐装液化气瓶做饭的日子,今晚必须加个菜!”

城市供气事关人民群众切身福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提高供气水平,大力推进城市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等管道建设。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城市燃气普及率已经达到98.04%,用气人口为5.48亿,燃气管道总长度达到了94.11万公里。但随着燃气管道运行年限的增加,管道老化带来的安全隐患明显增多,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城市管道包括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是件重要工程,要马上规划部署实施。

为了进一步筑牢城市燃气安全底线,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十四五”期间,必须把管道改造和建设作为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来抓。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明确要求全面摸清城市燃气等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底数,加快开展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工作,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提出2022年抓紧启动实施一批老化更新改造项目,202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任务。

随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各地尽快启动实施并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进程,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狠抓项目落实,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将更新改造做成民心工程、放心工程。

在两部门的组织推动下,各地陆续出台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

黑龙江省出台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在完成管道普查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实际,组织编制本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方案。同时,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对老化现象严重、安全隐患突出的管道和设施实施改造。湖北省则要求城市老化管道和设施更新改造所选用材料、规格、技术等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要求,注重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并结合更新改造,同步在管道重要节点安装智能化感知设备,完善智能监控系统,实现智慧运行,完善消防设施设备,提高防范火灾等事故能力。

为扎实推进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又联合印发通知,从“把牢底线要求,确保更新改造工作安全有序”“聚焦难题攻坚,统筹推进更新改造工作”“兼顾需要与可能,合理安排2023年更新改造计划任务”等4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工作要求。

如今,一批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项目正在抓紧启动实施,力争202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更新改造任务。

科技赋能 智能监测

确保地下设施安全运行

“嘀嘀嘀”,警报声响起。供水专项值班员快速定位设备,调出历史记录,将数据传到供水高级数据分析师手中。“接连几天,监测设备报警频发,相距不过120米,排除误报,基本判断为供水管道漏水。”分析师随即向合肥供水集团报送了信息……

这是发生在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的一幕。

“过去,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管网深埋地下,仅靠人工巡查,难以全面防控风险。”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如今,在监测中心电子屏上,设备情况清晰可见,一旦发现供水漏失、燃气泄漏等异常现象,平台立即发出警报。这得益于合肥市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平台。

“平台运行以来,累计预报预警燃气管网泄漏、供水管网泄漏等突发险情6000多起,全市地下管网事故发生率降低60%,风险排查效率提高70%。”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经过多年高速、大规模建设,城市积累了不少风险隐患,城市内涝等事故多发,燃气等地下管线老化、底数不清等问题突出,迫切需要更新改造,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重庆、福州、济南等16个城市开展首批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要求全面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城市的基础平台,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对供水、供热、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和智能管理等。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将试点扩容增至21个市(区),增加了天津滨海新区、烟台、温州、长沙、常德等。

三年来,这些试点城市通过科技赋能,助力城市地下管网安全。建立基于CIM平台的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平台或智能化城市安全监管平台,在前端监测设备和运行监测平台的同步运行下,深埋地下的水气等管网运行状态和数据的实时监测、模拟仿真及大数据分析,都可以通过智能监测“一张网”呈现。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平台就会发出警报,供管理人员及时研判预警和应急处置,有效保障了地下基础设施安全运行,以往“判断漏点远近、水量大小,全靠一双耳朵”的人工巡查模式已成为历史。

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平台或智能化城市安全监管平台的应用,对于解决城市建设中经常出现的重复施工问题大有帮助。过去,由于不了解地下情况,误挖管线时有发生。“现在依靠平台提供的数据,就可以有效避开各类管线,确保了精准与安全。”上述负责人介绍说。

非凡十年,非凡成就。十年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一道道“防护网”,让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幸福。

一图读懂“非凡十年”之

污染防治力度加大

2.jpg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