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上海十年:这座城市,为何在全国使命不凡

2022-10-09 10:19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18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登上上海中心119层观光厅。

600米高空之下,浦江两岸沧桑巨变尽收眼底,总书记感慨万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就是一个生动例证。”

第二天,在出席首届进博会开幕式并对上海进行考察的行程尾声,习近平叮嘱上海广大干部群众:“上海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做好上海工作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

这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这座城市的变化,映射着大时代的变迁,也推动着大时代的变迁。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习近平总书记五次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五次亲临上海,一再交予这里重大战略任务,提出深切期望。当新时代大幕开启,这座城市需要以自身的努力,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和力量。

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十年间,上海一直以此为己任。如今,这项使命进一步具象为12个字:“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

开路先锋

登上上海中心的前一天,习近平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宣布三项新的重大任务。

上海自贸区增设新片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当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交给上海时,人们先是感到兴奋,随即而来的则是不小的压力。当然,压力,很快也转为动力。

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包括大量制度创新、规则创新、治理创新,没有先例可循。

对上海来说,这样的挑战并不陌生。它们共同被视作上海“新的王牌”。人们自然联想到了那张最重要的“王牌”——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这片曾经被一些人在置业时避之不及的土地,用30年时间成为世界瞩目的奇迹之地,带动上海的经济体量和城市能级持续跃升。

2020年,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时,许多人再度感慨当年的艰辛:不仅在制度、规则、开发方式上缺乏经验,连基本的办公条件都极尽简陋。后来人称“十八勇士”的首批18名市级机关、委办的公务员被调去浦东时,白天的办公桌就是深夜加班后的床铺。

这十年间,这样的故事曾被一再讲述,以此激发人们“二次创业”的激情。十年间,上海承接了堪比当年浦东创业的战略任务。2022年8月,中共上海市委在“中国这十年”主题发布会上,系统回顾了十年来承担的各项重大战略。最新一组被概括为“1+3+3+3+3”,包括一个浦东引领区、三项新的重大战略任务、三大重点产业“上海方案”、三大国家实验室和对内对外开放三大平台。

与当年的浦东开发开放一样,许多任务没有现成经验,甚至在全球视野内也缺乏参照。这恰恰是对上海的最大考验、也是最大期许:在没有路时率先“闯”出一条路、“创”出一条路。

“开路先锋”,不仅要在顺境中领头,更要在挑战中开路,在“无人区”里探路——基于这样的认识,就更能理解今天承担那些重大战略任务所需要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在上海的西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试图探索一种从未有过的跨行政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性经验,以打开某种过去未曾有过的发展新局面。

东端的临港新片区,成长于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环境中,既是特殊经济功能区,也是特殊监管区,要做的就是率先闯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路,为国家开创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局。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它们被视作上海的“王牌”。

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关键时刻,上海才能成为一张真正的“王牌”。

示范引领

这十年,如果要为上海梳理“高频词”,“服务”二字一定位居前列。

2017年,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回顾五年,阐述了一系列重要经验,第一条是:谋划上海工作,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上海工作的指示要求,胸怀全局、着眼大局,坚持服从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本市实际,坚决把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始终、落到实处。

2022年,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回顾了又一个五年,首要的经验总结,依然关乎上海的服务使命——五年来,上海在服务全国中实现了自身能级的提升,上海自身能级的提升又进一步开辟了服务全国的新境界。

作为中心城市,“服务”是一项至为重要的核心功能。某种程度上,善于服务、愿意服务、主动服务,既是上海的使命所在,更是生命所在。

上海自身的资源禀赋并不突出,空间也有限制。如果只盯着一亩三分地,也就超越不了一亩三分地。

先天条件和后天使命都注定了上海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能“独惠其身”——早在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提出,要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

多年后,上海市委将“四个放在”明确为各项工作的“基点”,并把“跳出上海看上海,立足全局看上海,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视作一条重要的方法论。

对上海来说,服务就是发展——门开得越大,服务全国的意识越强,自身的发展才会越快。同时,服务就是担当——要做“排头兵、先行者”,要真正“示范引领”,就必须有服务意识,不仅考虑自身跑得多远,更要考量带动能力有多强。

如今在上海讨论开放,既有“对外开放”,也有“对内开放”。这些年,上海接待过大量的全国各地前来参访的党政代表团。上海干部也常常带着课题走出去,既是向兄弟省市“取经”,也是共商合作。无论是面对长三角的近邻,还是遥远的对口支援地区,上海反复表达的意思,是同各地“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中加快发展、携手共进”。

而在上海自贸区成立初期,上海流行过一句话:“做苗圃不做盆景”。从一开始,自贸区就没有被视作一个单纯快速拉动经济的增长点,更不是“自留地”。这里更在意的是如何通过原创性的制度创新和压力测试,产生具有深层意义的制度成果,并让这些成果走出试验田。

后来的故事,证明了上海如何为全国培育改革的“良种”——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年不到,就有27项改革措施在全国或者部分地区复制推广;此后,一批批诞生于上海自贸区的创新制度走向全国。而以之为象征,国企改革、分类综合执法改革、司法改革、高考改革,到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经商,再到群团改革,上海的改革正“由点成片”,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改革“试验田”。

2020年5月,中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判断。上海很快明确,要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并将之写入“十四五”规划。

中心节点着重“赋能”,强调在要素配置、供需对接、内需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提升对国内经济循环的推动力;战略链接则强调“通道”,要构建“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规则链接”,成为“走出去”的最好跳板、“引进来”的前沿阵地。而个中关键,还是“服务”二字。

牢记服务使命,也就更容易立足全局看问题。这样,自然会多算国家账、战略账、长远账。

突破攻坚

还有一句话,也在上海的各种场合频频出现:这座城市,要“勇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

能当开路先锋、能做示范引领,一个前提是敢于突破攻坚。上海明白自己的这种使命:中央把许多先行先试的机会交给上海,是一种信任和期待。一方面,上海在过往的改革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具有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础;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得比较快,体制机制方面的矛盾也暴露得更早,更需要主动革故鼎新。

而当始料未及的新冠疫情骤然席卷、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进之时,上海更能体会“攻坚”二字的分量。

作为开放程度最高、离世界最近的城市之一,上海更早地感知着风雨之急,亦需要更早地作出预判、调整与回应。习惯多年的发展环境变了,要素型开放亟待转型,在长三角当“龙头”也不再只是单向辐射……

另一方面,上海在不少领域承担着的“国家队”作用,也更体现为一种担当之勇。大变局中,这里更要通过自身努力,“在大国深度博弈中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助力国家在严峻的外部挑战中突出重围”。

在浦东张江——全国闻名的科技创新热土,很容易读到这样的志气和魄力。根据要求,这里致力于提升创新的“策源力”,在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基础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并试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封锁。已经持续多年的科创中心建设,其关键之关键,也在于通过不断打破传统的制约、壁垒,畅通整条创新链,进而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创新高地。

这些年,包括国产大飞机等在内的多项重大战略性科技成果,都诞生于上海。一个未必为人熟知的事实是,每年辞旧迎新之际,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中所提到的“国之重器”,几乎都有上海的贡献,并且是非同一般的贡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概念,亦在上海频频出现——在国家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日益迫切时,迎难而上、带头攻坚,就是一种使命。

上海城市精神中有四个字:“追求卓越”。人们常常阐释说,这是一种“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精神气质。如今对这四个字的注脚,或许还应该加上一条——值得做的,再难也要去做。

这十年,这座城市志在实现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的“突破性跨越”。同时,这座城市也在率先遭遇超大城市治理的种种系统性难题,并寻求系统性的解法。这座城市还下定决心,解决了一系列长期悬而未决的民生难题,甚至创造性地打开了许多过去未曾想象过的空间,乃至提供某种新的治理样板。

历时30年之久的中心城区成片旧改终告完成,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实现贯通开放,大批老旧住房得以改造升级……个中付出的艰辛和探索甘苦自知。

而对一座始终以“先行”为己任、始终胸怀大局的城市来说,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志气同样是血脉深处的品格。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