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安徽芜湖加速推进人民城市建设,具体这样做

2021-08-17 15:14 来源:中国城市网 作者:康克佳

安徽芜湖加速推进人民城市建设,具体这样做

8月的江城芜湖,打响了加快建设人民城市的发令枪。

这座在安徽省率先推行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举措的城市,在8月12日召开的人民城市建设推进大会上,对标中央要求和人民期盼,就人民城市建设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安排,自觉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贯彻到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到实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崭新篇章在芜湖正式开启。

对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主动回应主动努力主动担当

一座人民的城市,人人心向往之。推进人民城市建设工作思想和行动的本源在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面对建设人民城市这个重大命题,芜湖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单向前在会上表示,推进人民城市建设,就是要紧密结合芜湖实际,把为人民谋幸福、让生活更美好作为城市工作的鲜明主题,自觉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贯彻到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到实处。

“十四五”时期是芜湖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人民城市的关键五年。人民城市作为始终贯穿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主线,对芜湖而言意味着什么?

“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就发展的体量、规模、在全省位次而言,是安徽省委、省政府赋予芜湖市的重大使命;建设人民城市是就发展的目的、归宿而言,是芜湖市政府对全市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主动回应、主动努力、主动担当。”单向前表示,推进人民城市建设,就是要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让更多公共服务惠及人民,把更多公共空间留给人民,把更多善意和温暖体现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每个界面、每个细节、每个角落,让每一位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发自内心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创造性推行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举措

举大事,动众情,必协众心而后济。

在本次大会上,单向前逐一向第一批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授牌。芜湖市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名单中,既有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等科研院所,还包括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等芜湖市著名企业。这些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长期以来为芜湖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未来,芜湖市还将定期选择一批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深化长期战略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其在与城市共生共荣中加快自身发展,实现双赢。

这一创新举措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贺懋燮看来,不仅是芜湖市的里程碑,更是一项领跑全省的重要举措。

“作为首批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共同推进人民城市建设,我们责无旁贷、使命在肩!”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蒋家平表示,实施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这一开创性战略举措,既是治理创新、制度创新,更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必将更加密切城市与人民的联系,激发城市活力,增强发展动力,凝聚强大合力,深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江城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近年来,芜湖市坚持把“提高人民获得感”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从人民生活的小事入手,着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创造宜居宜业的城区环境。

“2016年,我乘高铁来到芜湖,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是干净、精致、宜居。”在芜湖工作多年,河南小伙刘闵漾俨然把芜湖当成了自己的第二家乡,“作为建设者,我见证了芜湖这座人民城市变得越来越好。”

刘闵漾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如今的芜湖市已成为省内第二大交通枢纽。随着芜湖轨道交通项目的建成,城市组团之间的距离将进一步缩短,便捷的交通条件将给市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对此,在芜湖土生土长的崔常喜深表认同。“小时候,从村里到湾沚城区,路上得1个小时;现在,同样是1个小时,我可以从芜湖往返合肥、南京等各大城市。”作为中国中铁芜湖轨道交通四分部的一员,崔常喜既是芜湖的建设者,也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

“芜湖在交通环境、城市品质等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提升。”对于人民城市建设,崔常喜有着自己的看法,“比如,围绕老百姓在交通出行方面的难点和痛点,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优化路网布局,实现城市‘内畅外联’。”

芜湖市深知,让共建、共治、共享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基调,才能用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芜湖市委副书记、市长宁波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城市建设既要问需于民,更要问计于民,人民群众是城市建设的主体,要注重聆听人民群众的建议。

宁波表示:“下一步,芜湖市将开展‘我为人民城市建设献一策’活动,把广大人民群众动员起来,全面参与到人民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只有人民群众认为好的城市,才是我们工作的真正的落脚点,一切工作的实效要靠人民群众来评判。”

这是一项需要多方力量参与的共同事业

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建设亟须改变粗放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为芜湖市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之一的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并见证了芜湖市与企业共生共荣、相互成就、共同提升。

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章燎原于2012年带领5名创业初始团队在芜湖市都宝花园的一间民房里创建了三只松鼠品牌。自此,三只松鼠奔跑在电商赛道上:从最初的日均不过1000单,到年销售额破百亿元的上市公司,带动就业超2万人,产业链就业超20万人,被誉为“国民零食第一股”……这是三只松鼠交出的九周年成绩单。

“希望三只松鼠以九周年庆为新的起点,争当最‘铁’芜湖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从芜湖市发给三只松鼠的九周年贺信中可以看出,把三只松鼠当成合伙人是芜湖的待企之道。

“海螺集团和芜湖是‘骨头连着筋’的紧密关系。”在同样成为首批人民城市建设合伙人的安徽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诚看来,海螺借助芜湖“长江巨埠、皖之中坚”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通过实施多轮战略,走出江淮,踏遍神州,冲向寰宇,正在沿着“一带一路”向着世界一流企业迈进。芜湖也因聚集了一批优秀驻芜单位,带动了江城高质量跨越发展,在打造“四个名城”、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前列”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如今,芜湖市的经济发展不仅在省内稳居第二,与长三角主要城市和沿江同类城市相比,也不遑多让。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以安徽师范大学、海螺集团、奇瑞控股为代表的驻芜单位和优秀企业,是他们用奋斗激活芜湖,而芜湖则将创新、包容、奋斗的城市基因,深深镌刻在他们发展的年轮上。

创新开放、合作共享,一直是芜湖砥砺前行的动力之源。而人民城市建设,更是一项需要多方力量参与的共同事业。

安徽省“十四五”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这对芜湖而言无疑是巨大机遇。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芜湖市正抢抓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历史机遇以及“三区两圈一廊”等重大战略叠加实施的红利,抓好现有机遇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开放发展,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除了坚定不移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外,芜湖市进一步打破“惯性思维”“路径依赖”,在营商环境方面持续发力。

今年3月27日,芜湖市政企“畅聊早餐会”开吃开聊。早餐会时间不算长,在一个半小时里,芜湖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与企业家边吃早餐、边聊发展、边破难题,你一言我一语,“吃”掉成长的烦恼,“聊”出共赢的机会、发展的信心。

不久前,芜湖市委常委会又定了一个小目标:“要把提高工业企业1%利润率作为优化服务的硬核举措,全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人才吸引力是判断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气、人才和人心。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根本。

7月30日,芜湖市在安徽省率先组建人才发展集团,这是继“紫云英人才计划”“鸠兹英才计划”之后向全社会进一步释放的求贤若渴的强烈信号,也展示出芜湖打造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决心和魄力。

人才发展集团的成立,对芜湖来说意味着什么?

芜湖市委相关负责人指出,这是芜湖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人民城市的实际行动,标志着芜湖市人才工作迈上崭新起点,也必将在芜湖人才工作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芜湖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芜湖市委组织部主管的国有独资公司,人才发展集团是芜湖市构建具有芜湖特色和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的一次创新尝试。集团董事长杨少华介绍,集团将以“立足芜湖、面向长三角、连接国内外,致力于建成国内一流的综合性人才发展集团”为战略目标,在业务板块设置上逐步布局人才招引猎聘、人才项目投资、创新创业孵化、人才公共服务、人才数字大脑建设、人才公寓管理服务等7项核心业务,探索构建“人才+服务+资本+产业”运作机制,“努力把集团打造成为全市人才工作的‘总服务商’和‘城市HR’。”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芜湖市将实施“3113”人才工程,即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00个、领军人才1000名、高端人才10000名,累计引进30万名大学生,重点支持一批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引领支撑行业和产业发展的人才,加速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把芜湖建设成为区域人才集聚地,为奋力打造“四个名城”、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人民城市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人民城市建得怎么样,最后还是要由人民来评判。一方面是在这座城市生活的老百姓来评判我们的城市工作做得怎么样;另一方面,要看能不能吸引更多的新市民来芜湖就业、创业、安家。”宁波指出。

“六宜”城市为人民提供高品质城市生活

万里长江穿城而过的芜湖可以说是拥有半城山水的城市。近年来,芜湖市在城市与生态和谐共融的发展理念下,着力写好“水文章”,护好“芜湖蓝”,不断刷新城市颜值,提升城市气质,朝着内涵式、集约化的城市发展之路大步迈进。

为此,芜湖市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加快推动朱家桥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提标改造和三期扩建工程、滨江污水处理厂一期一阶段提标改造和一期二阶段扩建工程、城区33条道路管网、泵站完成工程、朱家桥生态湿地公园、城南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全力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水清了还需要岸绿、天蓝。芜湖市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五控”措施协同实施。水泥行业提标治理和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同步进行,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一厂一策”治理基本完成,柴油货车攻坚战全面打响。

在绿色芜湖的建设过程中,海螺集团坚持走生态文明与企业发展共赢之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排放更低、消耗更少、产出更高的绿色低碳工厂,使传统产业成为城市化、工业化的“净化器”,实现了向“绿色智造”的美丽蝶变。

为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海螺集团投资5000余万元,2018年在芜湖白马山水泥厂建成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每年可生产3万吨用于食品级产品和2万吨工业级产品的二氧化碳。

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并非一夕之功,芜湖市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坚持不断强化生态环境执法,形成长效机制,双管齐下,为生态环境撑开一把“保护伞”。

除了在生态环境上下功夫,近年来,芜湖市在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城市软实力上也不遗余力。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对此,单向前指出,要统筹抓好各类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增强城市的人性化关怀、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点赞芜湖、宣传芜湖、心往芜湖、扎根芜湖。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芜湖市委、市政府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对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规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有序实施“1+14+N”系列专项行动方案,建立覆盖城市建设发展全过程的长效常态治理机制,不断增强城市的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到2025年,实现人、自然、空间、数据、文化等要素的融合互动,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城市治理更加和谐有序,把美丽江城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宜创的“六宜”城市,从生活、生态、生产三个维度,呈现出“古今交映、中西交融,山水相间、欢乐相伴,空间共享、产城共创”的人民城市风范,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