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杭州:听规划人讲述城市百年变迁背后的故事

2021-06-04 09:40 来源:杭+新闻

日前,“百年光辉?恰是风华”庆祝建党百年杭州城市规划发展演进展在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拉开序幕。展览一亮相,就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开展前夕,杭报记者专访了曾经深度参与杭州历轮城市总规的老一辈规划师,以及负责当前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部门负责人,邀请他们共话百年峥嵘,展望城市未来。

近年来,沿着“八八战略”的指引,市规划资源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克难攻坚、开拓创新,编制了云城、三江汇等重点地区规划,有效推出“土地码”“供地云”等管理创新举措……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精心梳理杭州城市百年规划演进历程,目的就是想让新、老市民能够系统了解杭州城市百年演变过程中,规划工作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的引领保障作用,感知杭州百年来从“小杭州”到幸福宜居天堂的沧桑巨变,以此激发全体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们将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汇聚蓬勃伟力,勇担光荣使命,做好全市规划及要素保障,助力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杭州市总体规划图(1960年)(局部)

杭州市总体规划图(2007年)

杭州历次规划编制都结合了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杭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践行了党的路线方针,对不同阶段杭州城市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为杭州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雏形。

作为杭州规划工作者和市民中的一员,我亲历了杭州从一个“小家碧玉”逐步迈向综合实力强劲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感受到了市民生活品质、幸福感以及生活在杭州的自豪感的极大提升。

国土空间格局图:一核九星,双网融合,三江楔

目前杭州正在开展的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肩负国家赋予杭州的历史使命与责任,面向全球,杭州将努力成长为新兴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升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成为国家“双循环”格局下的重要枢纽,展示杭州实践、杭州经验、杭州成就、杭州风采。

我从1963年到2007年,一直从事杭州规划工作。在第五轮总规中,我们一方面规划了江东工业区,也就是现在的大江东,解决了杭州发展旅游业和发展工业之间争论几十年的矛盾,给杭州发展工业、实施新制造业规划出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我们在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对岸,规划了钱江世纪城,并用隧道将主城庆春路和萧山市心路连通,形成一条长约20公里的景观大道,将钱塘江两个最耀眼的版块连了起来,既很好地践行了跨江、拥江发展,也让两岸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是我规划生涯中的得意之笔。

杭州第三轮规划,水利方面有三个大工程,其中之一是中河、东河的治理工程。围绕这两条河究竟是填了做路,还是保留河道,当时产生了很多争论。

把河填了做人防工程,在工程里盖旅馆,可以增加经济收益,边路还可以加宽。但我们搞规划的人都觉得应该保留,因为填河会带来排水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究竟是填还是建,当时我们把规划图铺好,就等领导研究决定。

当市委决定保留河道时,我们全体鼓掌,马上在图上把两条河涂上蓝颜色,代表保留。紧接着,就要把这两条河整治出来,这在当时,是改变杭州城市中心面貌的一个大工程。

杭州东站和钱江二桥的建设,形成了现在杭州铁路的基本格局,但在铁路的发展布局上,当时铁道部提出了三个方案:西线方案、中线方案和东线方案。

西线方案,大概在现在的留下高速公路这条线路上修建铁路枢纽,但对西部自然环境会造成影响,而且离市区较远;中线方案将杭州主城区一分为二,在钱塘江上建一座桥,沟通南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最终拍板确定东线方案,这也是我们最希望实施的方案。

作为曾经参与杭州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城市总规的规划工作者,我和前辈们从总规的每一段文案的起草、装订、校对都是尽心尽力。面对年轻一代的时候,我会想要叮嘱他们,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主导相关工作的领导或许会变,而我们身为规划人,一定要践行初心,在做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有历史观,从大局思考,该为后代留的伏笔必须留住。比如我们当时在第四轮总规中就将今天的钱江世纪城作为未来浙江省的一个发展中心做了留白,今天这里也正在按照我们当年的设想发展。

回顾历史,杭州五轮城市总规对于杭州的发展,都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比如我们今天要发展城西科创大走廊,仔细分析就可以追溯到1953版规划,这个规划就确定了杭州要在城西发展文教区,从而影响了后续城市研发要素在城西集聚,并在创新驱动时代迎来发展动能“爆发”。

2021年都市圈区域协同图

城市总规,直接影响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一方面我们通过城市总规指导城市建设发展,为城市搭好骨架、布局好重大设施;另一方面,如果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超出了规划预期,我们也要及时应对挑战,与时俱进,修编规划,从而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跟随着杭州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涌现的新要求,一轮接着一轮编,接续引领杭州城市的发展。

和老一辈相比,我们从参与工作以来,基本经历了杭州最辉煌的发展时期,无论是三世遗规划保护,钱江新城建设,东站、西站、云城规划,我们都亲身经历了,整个过程非常振奋人心。我们作为地方院,经历了杭州高速发展的过程,由于我们一直跟踪服务杭州规划发展建设,对杭州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这是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好规划的前提和底气来源。

我们院这次非常荣幸地承担了事关杭州未来15年发展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编制这轮总规最大的感触,是以往我们谈各类规划要统筹协调,但实际中各个规划往往是“割裂”的,这次总规最大的亮点就是“多规合一”。同时在开展总规前,我们对杭州市域范围的各类资源进行了摸底,进行“双评价”,首先立足于“保护”,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历史文化各类资源,在此前提下再来谋划未来发展,这对我们既是挑战,更是责任。

绿心公园效果图

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点规划速览

1985年 杭州市规划设计院成立;杭州城乡规划工作进入专业化、市场化发展。

1987年 完成第一轮《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出治理西湖、重建雷峰塔的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

1988年 编制《杭州市下沙工业区总体规划》。

1990年 承担编制“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

1993年 负责新一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

1997年 编制杭州西溪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开启杭州运河地带规划改造先河。

2000年 编制《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为保护运河文化做出了法定性的规划文本。

2001年 与澳大利亚HRP集团合作编制《杭州西溪风景区规划》。

2002年 编制《南宋皇城遗址保护控制性详规》。

2003年 编制《西溪湿地总体规划》;《二江一湖风景区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2007年 《杭州市中山路历史建筑保护整治规划设计》成为街区整治规划范本。

2010年 承担新疆阿克苏、贵州黔东南等对口帮扶相关规划;编制《杭州市三江两岸生态景观概念规划》。

2012年 承担《浙江省大都市发展带动研究》项目。

2015年 《杭州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实施规划》成为走在全国的前列的“多规融合”规划探索。

2016年 编制《美丽杭州行动规划》引起全国瞩目。

2018年 承担雄安新区安新县规划,为国家“千年大计”输出“杭州经验”;启动编制《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参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国标编制工作。

2019年 承担云城、三江汇等重要规划;负责编制《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0年 主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江南水乡客厅城市设计及重点地区详细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启动编制《杭州市三江汇未来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20-2035年)》《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修编项目遗产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

2021年 承担《杭州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利用近期重点项目一体化城市设计前期研究及全过程技术服务》;编制《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等。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