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2020成都城市专题——走向未来——公园城市 > 正文

城市公园的“成都经验”全球共享

2020-03-28 15:57 来源:新华网

名词解释:《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

《人类发展报告》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旗舰出版物,是联合国系统及全球发展领域最为重要的年度报告,被联合国大会定义为“重要的独立知识工作”和“提升全球人类发展理念的重要工具”。2019年12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联合发布《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该特别版报告立足人类发展视角,系统总结分析了中国人类发展进程、评选提炼了代表中国人类发展成就的重要成功经验。

1月1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等机构近期共同发布《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以下简称《报告》)。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案例被选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城市发展典型成功经验。

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径

《报告》认为,成都在全国率先开展公园城市建设,注重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注重质量提升的新型城镇化阶段的典型成功经验。

交子公园。成都日报记者吕甲 摄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公园城市理念贯穿“一尊重五统筹”城市工作总要求,引领城市发展方式、领导工作方式、经济组织方式、市民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创新重塑了新时代城市的科学内涵。

2019年初,成都组建了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完成《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条例》起草,修订《成都市园林绿化条例》,印发《成都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构建“1+N”政策法规矩阵;编制《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规划》《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9-2035)》《成都市全域公园体系规划》等系列规划,开展“两个平衡”和“两山”发展指数研究,建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考核机制,确保了公园城市建设衔接顺畅、推进有序。

公园城市引领社会治理方式变革,成都还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以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搭建法治、友善、公益的合作共治平台,推动城市发展、社区治理、民主参与,形成共建共享新型社区发展共同体,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需要

《报告》指出,公园城市引领市民生活方式变革,成都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引导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公园式的生活街区。

按照“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要求,交子公园探索“在社区中建公园”转变为“在公园中建社区”,营造尺度宜人、亲切自然、全龄友好的社区环境。

建设公园城市,不是在城市中点缀公园,而是要将整个城市建成一个大公园。图为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俯瞰成都 成都日报记者吕甲 摄

这座开放式的公园把成都金融城商务楼宇、高端居住与绿地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运动、娱乐、游览、艺术等多种都市功能。站在附近大楼高层上,除了能尽览公园和金融城全景外,还可以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远眺蜿蜒的锦江和连绵的龙泉山脉。

围绕天府绿道与绿化空间,成都构建起新兴生活消费场景与舒适宜人的休闲交往场景,充分结合公园和绿道,营造休闲娱乐、体育健身、都市农业体验、锦江夜游等游憩场景,强化“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城市绿色交通系统,全面推广绿色出行、简约生活,让市民静下心来、慢下脚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公园城市建设,就是为了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需要,转变城市规划的价值选择、城市建设的人文尺度、城市治理的根本逻辑,呈现更多可阅读可感知可参与的生态文明物化载体和公共服务产品,为市民建设承载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未来之城。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探索方案

《报告》指出,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致力于以人为本,打造公园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挖掘和转化成都的生态机制,将其变为经济效益和生活品质。

“建设公园城市,不是在城市中点缀公园,而是要将整个城市建成一个大公园,这是任何国家都没有实施过的,也是没有模板的。”成都市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公园城市研究所所长王波说。

去年,天府新区向全球发出一份征集方案:拟在兴隆湖南部湾区建造一座“最美书店”。6天报名时间内,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地的249份参赛方案相继而来。王波介绍,把“最美书店”建在湖边,正是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将生态价值向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转化的重要载体、场景和媒介。

公园城市作为回应新时代人居环境需求、塑造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实践模式,具有一系列体现时代特点的重要价值,包括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以文化人的人文价值、绿色低碳的经济价值、简约健康的生活价值以及美好生活的社会价值。

当前,成都正在加快实施“绿道+”“公园+”“生态+”模式,助力生态价值创新转化。其中,在“公园+”模式上,打造“百花小院”“青羊花肆”等社区居民生活消费新场景,举办“天府春花节”实现花卉销售金额5000万元,启动打造300个网红“打卡”地;在“生态+”模式上,培育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森林文创、森林教育等新业态,2019年实现林业总产值880亿元,林产业交易平台实现交易金额70亿元。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正是基于成都这座城市独特生态本底、丰厚文化底蕴,为全球城市面向未来探索可持续发展新形态提供了探索方案。(记者 杨彩华)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阳建强:城市体检如何把脉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