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2020成都城市专题——走向未来——国家中心城市 > 正文

成都,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的进击

2020-03-28 11:19 来源:凤凰网四川综合

又到年终岁尾。

这一年来,有太多城市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比如上海,长三角一体化之后,被江苏、浙江、安徽三省40城所拱卫;比如深圳,拿到了先行示范区的头衔……

还有一个城市不容忽视,那就是成都。

12月8日晚的央视新闻联播上,成都作为“高质量发展基层调研行”的开篇城市,被重点报道;几天前,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中,成都成为十个被点名的城市之一。

从米尔肯的2019年度中国最佳表现城市,到2019中国国际化营商化境建设标杆城市,再到连续11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这一年的成都,斩获的荣誉可谓数不胜数。

在全球经济疲软,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的前提下,成都凭什么进击?

01

今年的经济学界,GDP“保6”之争,算得上是2019年最火热的话题之一了。不管持论者立场如何,一个共识性的事实是,走出高增长通道的中国经济,正在迎来更大的挑战。经济提质换挡,产业转型升级,成了多数城市面临的难题。

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成都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抢眼。连续11个季度的增速突破8.0%,前三季度达到8.1%,远超年初设定的7.5%的目标。

对一座城市来说,机会转瞬即逝。刚刚闭幕的成都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其实区域竞争越是瞬息万变,越得抓住比较优势,稳中有进,才能更好地弯道超车。

再者,在所有的经济数据中,GDP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最直观的体现,但成都远远不仅表现在GDP上。

比如前11月,成都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展现出相当活跃的投资氛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5283.1亿元,同比增长17.2%,首次成为西部地区外贸“第一城”。此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80.9亿元,同比增长9.9%。

投资、出口、消费,被誉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一些城市出现转型压力,无非是传统的投资依赖型路径陷入瓶颈。对比来看,成都可谓火力全开,它反过来说明,成都速度背后的经济增长,不是粗放式的,不是跛足式的,而是全面开花,自然也更具韧性。

不少人误解为新旧动能的转换,就是不要增长。这是一种误区,提档升级,针对的是原有的增长路径不够稳定、不够连续,同时伴随着的环保压力,转型的目标,恰恰是寻找一种新增长路径。

在这方面,成都提供了示范。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这座高质量发展城市不仅三驾马车火力全开,不断向经济、产业的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在环保方面,还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大气“650”、水“626”、土壤“620”等工程项目的加持下,成都在副省级城市中第一个获批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02

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发展史可以发现,至少经历了两次发展逻辑的转变。第一次是外向型经济的兴起,第二次是金融风暴后产业内迁。从东北掉队,到沿海大发展,再到成都、武汉、郑州等内地城市的爆发,每一次发展规律的转换,都伴随着城市竞争格局的洗牌。

就在前两天,中央文件再次强调,“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时隔不久,中办、国办联合发文,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

无论提升中心城市的承载力,还是降低落户限制,都是为了保障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进一步集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在这种趋势下,中心城市都在做大做强。

在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的趋势下,成都走在前面,前瞻性地引领了强省会的新趋势。尤其是在沿海地区产业内迁的过程中,集中优势力量做大做强的成都,能具备和其他二线城市竞争产业资源的资本,能拥有承担国家战略的资格。

在转换城市动力上,除了借势强省会参与全球竞争,成都的另一个重要手笔是,创造性地开辟新发展空间,尤其是发力东进,通过打造新的城市平台和载体来接纳更多的产业和人口。

为了缓解城市病,同时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力,这几年各大城市都在通过自贸区、国家级新区等开辟新的战场,比如深圳的前海、上海的临港、广州的黄埔。

成都的东进战略,意义相当于当年上海开发浦东。翻过龙泉山后,“两山夹一城”的空间格局,优化成“一山连两翼”,一个新的城市副中心呼之欲出,大大拓展了辐射边界。同时成都东进,和重庆相向发展,给成渝城市群冲刺经济第四极提供了更牢固的基础。

拓展新空间,则为成都提供了新发展动能——前11月,天府新区和东部新区分别完成投资1817.7亿元、1391.6亿元,分别增长18.8%、13.9%,新区投资对全市投资的总量贡献、增长贡献分别达到38.1%、58.1%。

12月20日,成德眉资实现公交“一卡通”,这是成都拓展新发展空间的一个缩影。当前的城市竞争,远远不只是单体城市的较量,而变成都市圈、城市群的PK。“一卡通”代表的同城化融合水平,让成都拥有更广大的发展腹地和辐射圈层。

当然,对一座城市来说,在发展战略、发展空间上的新思维和新逻辑,最终还是离不开具体的产业支撑。

提到产业,可能会有人觉得成都缺少极具辨识度的突出点。但这更多是针对产业门类,如果从创新属性的角度看,成都的产业结构恰恰是相当新锐的。

以前11个月为例,成都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达到12.4%,6家企业上榜“2019年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新发展思路,新的平台载体,新的产业结构,给成都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动能。

03

世界上的绝大多数经济产值,都分布在沿海地带,这种发展规律被称作海权文明。然而随着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一轮全球开放向内地延伸,陆权时代正在加速来临。

去年年中,《关于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和《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行动计划(2017—2022年)》两大文件中,成都给自己定下了建设国际门户枢纽、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建成“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目标。

如此自我定位,是成都扩大对外开放决心的体现。事实上这些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纵深推进,成都、重庆、西安等西部城市,不仅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还被赋予开放门户的战略使命,像“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成都都是关键节点城市。

如果说像一些沿海港口城市,依靠外资外贸迎来大发展,离不开地理区位的“天赋”,那么像成都这样不沿海、不沿边的内地城市,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人才链,无疑更多得靠后天努力,靠勤能补拙。

“车水马龙”的蓉欧国际班列,是成都改变营城模式、主动融入“全球五链”的缩影。目前成都的国际班列联接境外26个城市,其中中欧班列开通1409列,年度和累计开行量都位居全国第一。

推进全域开放,成都的另一张招牌无疑是航空枢纽。目前,成都的国际航线数和年度出入境流量都位列中国第四、中西部第一,其中,国际(地区)航线条数已经达到122条。直达全球各地的航空网络,让成都能够成为人口、信息和资本汇聚过境的门户枢纽,流量池不断做大。

同时,通过“空中丝绸之路走廊”和“国际陆海联运走廊”等战略通道,成都得以顺利融入全球分工。前三季度5283.1亿元的外贸进出口总额,高达17.2%的增速,正是全域开放的经济红利。

开放的红利,不仅提供了新的增长点,还对成都的产业进行优化改造。今年年初时,有跨国医药企业首次选择在成都同时分别通过空、铁两条路径实施通关,创下了西部第一。它也为成都生物医药的平台经济建设打下了基础。

可见,“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彻底改变了“沿海—内陆”的开放模式,将成都推到开放前沿。善于借势开放的成都,拥有了更多在国际舞台上抛头露脸的机会。比如今年成功举办了世警会等国际赛事,还是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举办地。同时成都还拿下了2021年大运会、2022年世乒赛、2025年世运会举办权。

成都引领的西部开放,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发展格局——海权时代向陆权时代过渡的过程中,哪怕身处内地,足够开放的发展理念,也会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重大牵引力。

04

央视新闻联播对成都的报道中,镜头曾专门对准了京东方。事实上京东方背后强大的产业集群,是成都经济“蜂巢效应”的一个缩影。

通过大项目带动,深挖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这是招商引资的一条基本规律。以郑州为例,富士康的到来,让它的电子产业形成集聚,全球七部手机就有一部郑州制造。苹果制造和空港经济,因此郑州经济的招牌。

“成都速度”同样得益于此。

成都很早就确定了“5+5+1”的重点产业结构。其中前一个“5”代表着5个先进制造业门类,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产业;后一个“5”,则直指5个现代服务业——会展经济、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旅产业和生活服务业。

成都的招商引资,也是围绕清晰的产业定位展开,而不是来者不拒,为了增长抛弃质量。像今年引进的吉利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中国电子科技成都产业基地等,都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上下游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项目。

其实从多元化的产业定位也能看出,成都没有占比极大的单独产业门类,并不意味着成都的经济缺少特色,这背后恰恰是一种“不偏科”的发展格局,让成都能“东边不亮西边亮”,始终保持强劲的势头。而集群体系下各个门类的产业,就像蜂巢中的蜜蜂一样,各司其职,共同撑起成都经济的大盘。

所以,一个让很多人想不到的细节是,在新产业、新经济上的价码,还为成都带来了《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样的文创IP产品。

还得看到,成都“全都要”不只体现在产业多元集群上,还体现在它并没有把城市发展简单限定为经济增长,而是锚定综合实力的提升。

比如前几天,成都召开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会,《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到,2022年,进一步巩固西南生活中心和西部消费中心地位,形成万亿级消费市场,外来消费占比超过30%,消费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60%以上。

在新旧动能转换中,通过消费来提振内需,是转型的关键路径。成都历来有着厚重的消费文化,无论是首店经济,还是夜经济,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比如成都落户的首店数量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剑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与其说是一种野心,不如说是在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基于产业升级的自我革新,一种顺势而为。

其实不仅是消费,包括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成都同样重点发力——作为第一张纸币“交子”的诞生地,成都很早就将西部金融中心纳入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定位。得益于此,在今年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成都排名列全球第73位,上升14位、上升幅度居全国第一。

就在12月27日,成都地铁“三线齐发”,它是“成都速度”的缩影。这种“成都速度”,来源于成都的“不偏科”,来源于成都全方位地补短板——要增长速度,也要发展质量;要GDP规模,也要生态环保;要先进制造业,也要现代服务业;要向内拓展空间,也要向外开放……

一个“不偏科”的城市,可能会缺少足够鲜明的“点”,但也正因如此,在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才能够具备持续稳住的定力,多项全能,让成都更能撑住基本“面”,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质量发展城市。

当然,过去的成绩,已经成为历史,而即将到来的2020,是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同样是成都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的决胜之年。

“成都是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主干’城市,要自觉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找位置强担当”,这意味着,成都得将高质量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借势借力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去参与区域和全球竞争。

稳中有进,创新提能,一个发展更全面、更具竞争力的大成都,已经呼之欲出。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