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主题解读 > 正文

学术对话十八:自然保护地--中国方案

2019-10-17 20:21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提出的战略举措。建立自然保护地目的是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为人民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各相关部委局及地方省市县政府共同努力下,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进展较快。加快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突出保护典型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已成自然保护的重要任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传承传统文化及人地和谐的生态产业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要,也是自然保护的核心工作内容。很多情况下,基于理解偏差和部门管理目标差异,自然保护与文化传承往往割裂开来。

在上述时代背景下,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的理念,响应国家政策,就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历程、必要性及自然保护地管理的国际做法展开讨论,同时针对我国目前自然保护地建设存在的问题、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措施以及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本次学术对话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申办,由住建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李金路召集并主持会议,同时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陈耀华主任,同济大学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规划研究中心吴承照主任,河北省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河北邢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调研员郑占锋,湖南省风景名胜区协会秘书长刘英,启迪瑞景能源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副院长孙轶颋,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史丽秀,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世界遗产保护发展中心主任张同升共同参加讨论。

学术对话旨在简要介绍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历程及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然保护地管理的国际做法,研讨中国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文化景观在推进自然与文化相融共生过程中对世界遗产贡献的借鉴与启示,自然保护地体系中人的作用(社区参与、游憩体验与自然教育)及重大活动的影响,国家公园游憩与旅游的关系,自然保护地的投融资机制等,并以张家界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调研为案例,探讨中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式方法。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同升供稿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