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疏解非首都功能要政府与市场双手发力

2016-05-30 10:15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赵 弘

治病先找病因。导致北京“城市病”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功能过多,特别是一般性城市功能过多。比如批发零售功能,根据三普数据,该行业从业人员占全市总就业人口的13.3%。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内容是以业控人,把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性产业有序转移出去,以此带动人口疏解,打开治理“城市病”的突破口。

北京的疏解工作已取得积极成效,2015年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的企业326家,撤并低端市场150家,带动中心城迎来人口由增到减的拐点。疏解非首都功能与强化“四个中心”功能是一体两面,紧密关联,疏解工作要想取得新突破,需要谨慎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减”与“增”的关系。以是否符合首都功能定位为判定标准,不符合的要坚决“减”,持续推进城市“瘦身”。在疏解过程中,还要围绕“四个中心”建设促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一些功能的强化,弥补发展的不足。

二是处理好“转”与“升”的关系。疏解不是简单的产业转移,更不是污染平移。污染产业要就地淘汰;制造业要在转移的同时实现技术、产品升级;批发市场则要以转移为契机推动业态、环境升级,以保持客源稳定和市场活力。

三是处理好“腾”与“用”的关系。疏解腾退空间优先用于保障首都功能,优先用于生态环境建设,优先用于停车场、文体设施等民生项目,适当用于高端产业发展。无论哪种利用方式,应避免腾退空间成为资源、人口甚至低端产业再集聚的场所。

北京进一步巩固疏解成果,应坚持政府和市场双手发力。政府的作用在于顶层设计、规划引导、组织实施等,构成疏解的“推力”。疏解对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理性选择。从长远看,还要逐渐消除疏解地与承接地的落差,提高承接地的“引力”,增强疏解对象的“动力”,最终形成“合力”,使疏解对象转得出、留得下、发展得好。因而,促进非首都功能疏解稳态化、长效化,须加快补足几大短板:

强化重点承接地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集中疏解与分散疏解相结合的原则,提出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若干微中心。如果疏解过于分散,短期内很难在广大的地域空间上营造满足疏解对象要求的条件。应聚焦重点,集中资源,在北京周边打造3到5个特色卫星城、微中心,起到事半功倍、短期见效的效果。

强化交通条件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提出的四层轨道交通网络中,市郊铁路建设尤为紧迫。伦敦、东京的市郊铁路分别达到3650公里、2031公里,构成中心城与卫星城的“1小时通勤圈”,有力推动了区域一体化。北京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容量、大站式、高速度的市郊铁路,其承载日常通勤的作用也难以由干线铁路、城际铁路来替代,未来应在北京与重点承接地之间优先规划建设市郊铁路。

强化公共服务引入。公共服务水平直接影响人口布局,推动北京人口疏解,必要前提是推动北京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重点承接地的定点、定向转移,缩小公共服务落差。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非首都功能疏解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这股动力要落到实地还需要克服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有利于人才流动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凝聚起区域协同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作者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如何看待“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对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