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基于都市性的北美高密度住区规划设计导则

如何在我国城市建设方式发生转型的当下,在住区开发与更新中营造基于居民生活圈、小街区、密路网、窄马路等理念的住区环境,协调高密度与宜居性、都市性与精细化的关系,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

深度报道 2023-01-12 10:40

进入超老龄化,如何破解“谁来种地”

2022年,龙桥社区通过与农户签订协议,引入农业公司统一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解决了撂荒问题。四川农村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1.92%,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短缺,与前些年相比,解决“谁来种地”越发迫切。

深度报道 2023-01-11 14:13

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征及建设路径

新征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工作重点有哪些?一起来看!

深度报道 2023-01-11 10:08

互动关系视角下北京新发地地区城市更新策略探究

文章以北京新发地地区为例,从空间蓝图、空间产权、空间管控、空间政策四个方面分析当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空间治理问题及其对地区持续更新行动形成的挑战。

深度报道 2023-01-11 09:55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空间格局识别方法研究

以宿州市现状城区为例,提出了利用手机定位数据、POI数据、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和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三调数据)识别城市空间格局的方法。

深度报道 2023-01-11 09:54

孙金龙: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重大成就、重大变革,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深度报道 2023-01-10 14:42

以高质量城市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集体崛起,创造了人类城市史上的奇迹,留下了生动精彩的传奇故事,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发展轨迹,积累了别具一格的宝贵经验。其中,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的成功经验代表着中国的千城万镇,从多个角度扛鼎和解释了中国城市和中国经济的伟大奇迹。

深度报道 2023-01-10 11:09

在学科自觉和时代浪潮中搏击前行

规划学科的创新及其未来发展,必然是以学科自觉和服务于国家战略为基础的,这是由现代规划学科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了的。学科自觉就是要始终围绕着“规划”的内核提出研究问题、开展知识生产,建立知识体系。

深度报道 2023-01-09 14:50

城镇化焕新之路:从“城”到“人”全面发展

在农业人口转移、户籍制度改革,乃至城市风貌、建筑水平、城市治理等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目前仍需在农业转移人口“留得住”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另一方面,在制度壁垒消失后,农业转移人口也需要提升自身素养,以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深度报道 2023-01-09 14:47

智慧城市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于数据治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深度报道 2023-01-09 14:28

石晓冬:北京创新空间和创新功能的新探索

长远来看,城市创意孵化的关键要从“宜业”转换到“宜人”,空间环境不仅要提供看得见的服务,更重要的是生发独特的人文气候,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个性的珍重内化于城市文化,为愈发多样、复杂、深邃的创意群体留一座找得到生活、找得到同类、找得到自我的城市。

深度报道 2023-01-06 09:45

张杰:更新时代历史城市的整体保护

2022年11月3日,“清华与长三角名城的四十年”学术论坛在苏州成功召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特聘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在会上作了题为《更新时代历史城市的整体保护》的主旨发言。

深度报道 2023-01-05 10:01

周俭:空间视角下的城市科学浅见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首先需要的是关于空间形态的形成过程、机理、机制和动因及其作用的基础研究,嫁接到空间规划与设计,我们需要通过这样的基础性研究找到问题的原因,才能提出解决、调控、缓解城市问题的正确方案及其实施策略,同样我们需要以这样的规律性研究为基础为城市构建新的空间愿景方案。

深度报道 2023-01-05 09:54

美丽乡村建设要抓住三方面重点

近年来,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成效显著,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同时,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部分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差距。

深度报道 2023-01-04 16:05

尹稚:中国式现代化——另一种答案

未来至21世纪中叶的努力是中华民族复兴重回强盛的机遇期,同样也是世界现代化进程新的答案探索期。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凝聚公共事务的集体共识、建立集体行动的机制,解决共同关注的重大发展瓶颈问题,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也是必由之路。

深度报道 2023-01-04 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