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
郝晋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陷阱”或抑“透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情景辩释》
二等奖
1. 陈 晨(同济大学):《当前中国城乡就业空间的变迁及延伸探讨》
2. 徐 辰(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地下空间开发制度,由“建设”到“开发”》
三等奖
1.吴祖泉(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超越二元:解析第三方在规划公众参与的作用-以广州市恩宁路事件为例》
2. 梁印龙(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城镇化困境及其破解之道--以江阴、顺德为例》
3. 徐 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近代中国“社会城市”实践及其对新型城镇化理论的启示》
4. 吴纳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绿隔产业用地规划实施与产业发展变化研究--以朝阳区为例》
5. 袁晓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试论城市人与规划人的互动在我国城乡规划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佳作奖
1. 王正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事权视角对当前县域总体规划实践的评析--基于河北省县域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县的研究》
2. 衣霄翔(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可控的弹性--动态理念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机制探索》
3. 陈宇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镇化对农民工市民化的中断效应--基于北京“N大棚”拆除个案的微观研究》
4. 董翊明(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体系性内耗之囿--基于5E评价模型的浙江武义“半城镇化”量质差距研究》
5. 陈 阳(同济大学):《从“拾荒”到“进城”的“圈”与“层”--基于社会变迁视角论中部地区小城镇发展机制》
6. 王洁晶(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从“腾笼换鸟”看政府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以广东为例的探讨》
7. 魏旭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全球城市区域的空间组织演变及机制初探--以长三角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