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学会动态> 正文

第四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

2015-05-18 10:55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与会领导与专家合影

“新常态,新应对”--2015年5月16日,以此为主题的第四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在同济大学如期举办。

当前,正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指导下,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规划,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我国也面临经济增速回落平稳,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动力由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新常态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对新常态的适应力,取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决定了中国未来的新契机、新发展。

这一背景下,作为“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性政策之一”的城乡规划,也面临经济、政治、社会、环境、文化、技术等多方面外部条件的深刻变化,规划师作为城乡发展改革的思考者、探索者和创新者,将成为这个转型时期的见证者、实践者和主导者。

此次论坛以“倡导规划实践的前沿探索、搭建规划创新的交流平台,彰显青年规划师的社会责任”为宗旨,聚集了来自规划学界、规划院校、规划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青年规划师五百余人,共同探讨、深入交流新常态下的各类规划创新实践的得失。

上午8时,论坛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张尚武教授的主持下,正式拉开大幕。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在开幕式上致辞。伍江副校长在致辞中提到,在新常态下,规划界将面对更多新问题的思考和新的挑战,希望以此与青年规划师共勉。吴志强副校长说:“我特别期待青年规划师以新思路、新想法去解决新的问题,希望青年规划师本着规划界的精神提出新的创意,规划的成功取决于规划师的创意。”

开幕式致辞嘉宾

伍江 副校长(左上)、吴志强 副校长(右上)

彭震伟 书记(左下)、张尚武 副院长(右下)

在随后的主题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凯副院长、同济大学唐子来教授、日本国立金泽大学沈振江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赵城琦研究员,分别围绕城乡规划的新环境,展开多层面、多视角下的规划问题探讨的主旨报告。

王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主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的新思维

王凯副院长分别从京津冀作为国家战略的背景解析、京津冀发展存在问题的程度和判断、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创新思考三个部分进行了深入解读、客观剖析和创新思考。并以该规划为例,基于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思维逻辑,从前提篇、规划篇、实施篇三个层级,为参会者总结和分享了其严谨的规划编制思路。报告最后,王凯副院长结合其丰富的规划从业经验,为大家奉献了他的工作体会,即规划编制工作“要广泛听取意见,更要独立见解;要国际经验借鉴,更要符合国情;要埋头规划创作,更要主动沟通。”为青年规划师们在新常态下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厘清了思路和方法。

唐子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主题:对城市设计和规划控制问题的再认识

唐子来教授介绍了中国城镇化“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七个基本原则。在核心的七个维度中,“制度维度”是最重要的。并以“城市设计属性:管理VS设计”、“城市设计事权:政府VS市场”、“城市设计实务:效率VS效果”三个议题来叙述了城市设计的“新应对”。唐子来教授说:“城市规划作为一个公共管理,要明确为什么要管理,要明确城市设计的事权,要有独立思考。”最后,唐教授以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为例,对城市设计中的公权要素需要进行严格控制,而对私权要素不进行过多干预,从制度上建立城市设计有效的控制方式,在城市建设中对达到城市设计目标形成可采取的操作手段。

沈振江(日本国立金泽大学教授)

主题:新方法、新技术在城市规划研究中的应用

沈振江教授以日本规划的工作流程为例,介绍了新技术手段在规划行业中的应用。并从五个应用层面展开描述。第一层面是规划及设计方案的展现:利用虚拟现实(VR )及云技术手段给用户展现规划成果;第二层面是将日本规划政策在民众中进行普及推广:基于BS架构下三维技术的应用开发智慧规划系统(JSPS),指导民众直观化地进行规划法规学习; 第三层面是对规划设计方案的提议整合收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线收集民众对于规划设计方案的意见,使之更具有针对性;第四层面是对于规划设计方案的探讨与审议:通过内容管理系统(CMS)的应用搭建民众与规划编制人员之间的桥梁,充分发挥民众自主性,调动民众规划参与;第五层面是云端虚拟现实技术及大数据技术对于规划编制的支持:通过新技术手段的有效介入完善规划方案的模拟。总结来说,即是期冀建立从政策制定到规划设计各个层面的整合化平台,为更好地实现规划服务民众努力。

赵城琦(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员)

主题: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城市更新方法与实践

赵城琦研究员在报告中提到,城市更新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其主体为政府、开发商以及建筑产权所有者。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博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推进非常复杂,需要新的规划技术和完善的城市更新制度来保证这个过程的顺利进行。赵城琦研究员通过对上海、东京等城市的案例研究,提出上海旧区改建的拆迁成本易大于土地招牌挂的成本,导致旧城更新难以进行。在制度方面,建议改善型居民委员会,通过政府和民间以及相关利益主体共同改建实现街区更新;在技术方面,建议做容积率的缓和,作为城市更新时政府调控的容积率储备,以达到多方主体的利益平衡。

下午,围绕“新常态,新应对”这一主题,以“城乡统筹与规划变革”、“城市设计与文化传承”、“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研究方法与技术创新”四个议题组织的“创新论坛”,在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D楼D501、D502、D503以演讲、互动、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平行开展。与会专家与青年规划师围绕议题展开了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同时也促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城乡规划师之间的交流。

创新论坛:城乡统筹与规划变革

主持人:郑德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

创新论坛:城市设计与文化传承

主持人:马武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厦门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秘书长、教授)

创新论坛: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

主持人:周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创新论坛:研究方法与技术创新

主持人:王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作为常设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同济大学、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联合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同济大学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城市规划》编辑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参与协办。

(供稿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