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分支机构动态> 正文

戴星翼:新型城镇化化背景下的乡村环境治理

2015-01-13 13:24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编者按:

2015年1月10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同济大学、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联合举办的“乡村规划实践案例展”开幕式和“乡村发展与乡村规划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举行,共同交流乡村规划在面对乡村问题研究、乡村建设策略和乡村社会治理方面经验。复旦大学戴星翼教授在主题论坛上作了题为《新型城镇化化背景下的乡村环境治理》的报告,他用五个关键词概况了乡村环境治理,即反哺自然、空间重构、省力化、家园和食品安全。

总的来说,城镇化对农村的环境、对农村意味着什么?第一,我认为城镇化最大的影响就是农村的空心化,空心化问题是综合治理,给我们农村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第二,我们之所以要城镇化是因为城镇与农村相比城镇的效率更高,是效率推动着我们的城镇化,既然如此我们的这种效率就应该表现在各个方面,所以城镇化必然是节约土地的。但是我们表面上,我们的城镇却不断的吞噬我们的土地,我们可以这样讲这种潜力没有被释放出来。第三,随着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会不断的加大。其实很简单,以前在城镇化20%的时候,两个城里人支持八个农村人,如果反过来力度就非常强。

第一个关键词“反哺自然”

改革开放以来,不客气的说我们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掠夺式的,它使得我们整个国土资源我们的大地母亲自然生产力下降,发生了普遍的土地退化,这一点我们无可否认。比如说内蒙古大草原,从纬度、降雨、海拔等各个方面讲,其实我们内蒙古大草原跟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非常接近,但是单位面积的产出只有人家的二十分之一,这是为什么?总的来说,这就表明我们的国土承载力出现了严重的下降。我们都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这就讲的是一种类型的草原叫草甸草原,现在草甸草原基本上已经从我们国家消失了。大家夏天去旅游的话看到满目苍翠确实感到心旷神怡,但是对不起仔细一看那只是一层草皮。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对农村反哺,还需要对祖国的大地进行反哺。

城镇化占有的土地总是最好的土地,这两个方面导致了我们国家希望要对我们的国土资源系统进行全面的反哺,要大投入。比如说,依然是草原,我们要更换草种,可能要像国外一样铺设节水灌溉体系,正如此类把我们整个草原产出提高10倍,我们粮食安全问题可以说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中国不要说承载15亿人就算承载30亿的人也没有问题。

第二个关键词“空间重构”

大量的农村现在是空心化了,空心化严重的地方,当然我曾经看到过有一个一千几百人的村庄,人去楼空,房倒屋塌几乎变成自然保护区了,野猪在里面进进出出,变成了野猪的乐园。村委会还有,但村委会的牌子挂到城里面去,而政府下达的任务还要完成。这个例子当然是极端的,但是大量的农村中年轻人基本上全部跑光了,这是不可辩驳的事实。由此还有几个问题,我们需要做几件事情,第一刚刚已经讲了要释放因为城镇化产生的土地节约潜力,这块我相信我们规划界应该大有可为。

第二块我们需要整合农田、水系、森林以及各种生态要素跟人工建成的人工林、绿化这些方面,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让它更好地为城市服务,构建为城市服务的生态服务体系,这一条对于像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这样的地区,应该说意义尤其重大。长期以来,乡镇企业,我认为肯定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甚至在我们国家一段时期内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此造成了很多问题,比如我们打开上海地图,我们看到所谓的农村都破碎化了,斑斑驳驳到处都是工业区。这么小的地方光是正规的工业区就有104块,把我们农村割裂了,破碎化了。我们能够享受到的各种生态服务其实也已经严重退化了。

有人问我上海的生态恢复到怎样才算满意了,我希望春天可以让小朋友看到小蝌蚪,夏天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萤火虫,在座的年轻人们你们看到过吗?我相信你们就不一定看到。什么时候你们把这些东西重新召唤回来,让他重新来到我们的家园,这个时候我们的生态服务体系就应该算是完整的。说老实话实现这个指标真是任重道远。

第三条我们需要重构镇村体系,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吸引商业进入,提高农村的经济活力。这包括三个方面:一个公共服务体系,我们的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环境设施,生活设施、文化站、医疗室、村里面的小学,随着我们农村的空心化已经失去了效率。由于农村都是老人小孩,商业化服务也不愿意进来,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过程。由于缺乏活力,这些因素全部跑掉了,由于跑掉了就更缺乏活力,也导致农村除了农业之外产生不了更多的经济机会,这样的问题严厉的拷问了我们。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能要仿效日本,我们的村庄应该不断的并起来,但是怎样做呢?是不是像国家某些地区一样,我们首长大手一挥我们就重整山河,可能一年之间我们就消灭了很多农村,这个是不是正确的,这值得我们总结。因为这一种以城市为模板的新农村的建设或者并存,他极有可能导致的是消灭农村的个性,消灭农村的多样性,消灭农村传统,消灭农村文化,最后留给我们就是白茫茫一片大地,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认真的考虑。

第三个关键词“省力化”

农村的空心化意味着人口的减少,意味着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在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人的劳动时间是不值钱的。一直到90年代我到湖南去访问,当地有一个副业推鞭炮的纸卷,做100个可以得到1分钱,做一万个可以得到1元钱,这个事情听起来非常荒谬,但是那个村每个家庭都在干,说明劳动力不值钱,但是这些年来随着农民大军的进城打工,农民知道了我们的时间是值钱的。我干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有一个引申价值,比如到城里打散工一天是200块钱,这样就有参照了,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在农村大量干的活不再愿意干了,这就导致了非常多的问题。比如秸秆的焚烧问题,为什么农村喜欢一烧了之,因为其他的方式更为麻烦,更为消耗时间,消耗体力。我们不能仅仅谴责农民这样干增加PM2.5,甚至还开着警车跑下去执法。你说农民不应该这么干,就必须要有一个不这么干的方式,要有一个有效的替代路径。所谓的替代路径就是要有这样一种方式,是农民愿意选择的。比如沼气,我们国家每年要建几百万座户用沼气的沼气池,但是不过一年就全部废弃,因为沼渣沼液非常麻烦,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根本没有办法。还有养殖业的废弃肥,如果不用养殖业大量的废弃物,就会污染环境。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上海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开始的时候希望农民欢天喜地开着拖拉机去买,400多块钱一吨,一吨的肥效只有化肥的几十分之一,结果农民不愿意。90年代初的时候,一共建了20多座堆肥厂,但是之后全部关闭了,农民不愿意,后来要补贴25块钱一吨,我们想想现在该可以用了吧,可农民还是不愿意用,因为一份化肥的效力等同于几十份有机肥的效力,消耗钱不算,最重要的是消耗时间。最后是我们乡镇每年都接到任务,政府掏钱把肥料买来,送到农民的田头你总该用了吧,农民虽然用了但是嘴里嘀咕还是不愿意用。省力化现在已经重要到何种程度?怎么做到省力化就是设施化,我们需要关注以尽可能的成本来实现我们农村环境保护的目标,不管是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业的废弃物,各式各样的废弃物都要推动设施化。但是这个设施化有一个基本的背景,其前提就是我们要有适当的规模,我们的村落应该有规模的,否则建这些设施又会变得无效。

第四个关键词“家园”

我们现在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在帮助农村时,往往抱着一种救世主的态度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新农村建设其实绝大多数的村都是让农村袖手旁观,政府在那里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这是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不应该是硬件,不是我们投入多少,而是要让农村群众真心把自己的村当做自己的家园。这听上去很荒谬,但是我们过去做的调查表明农民确实没有把自己生活的地方当作自己的家园。

我们需要建设强有力的基层组织,要能让党员和党团员干部,带领群众去建设家园。从思想上,我们不一定要求我们的农村要怎样怎样,但是要培养、培育村民的家园观、归属感,要以生活在这个地方感到自豪,我认为这样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才算是成功了。因为我也来自农村,至少我们那个时候农村是那个样子,如果你家门前面有杂草,这一家人要被人家笑话,你的路不平你要被人家笑话,如果进了你的门你哪里没有擦干净,你的女主人要被笑话,这个做到了我们才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把农村打扫干净,装扮和美丽会给农村带来新的基础。

其实我们农村过往总是试图生产某种产品,不管是工业品还是农产品,以后可能所有的农村都会向服务经济转型。

第五个关键词“食品安全”

小农经济条件下,食品安全很难做到。我们知道农民是朴实的,是好的。但是农村也有农村的狡诈,贪小便宜是农村的劣根性之一。我们需要重组生产方式,强化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解决这个问题是两个系统,第一个要基础服务体系,让农民怎么干,对农民有好处的,像日本那样多少个农户有一个政府出钱的指导员告诉人们怎么干。还有农业生产资料必须实现管制,甚至垄断,这块绝对不应该市场化的,做到这两块我们才能在城市建设一个让人们安全的食品安全体系。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专家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