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学会动态> 正文

政策建议专栏 | 生态文明,国家自信,应注重天人和谐

2018-08-08 09:25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2017年11月18日-20日,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东莞举行,集中探讨了当前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会后,各论坛承办方根据专家报告及讨论成果形成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为此,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微“中国城市规划”推出“政策建议”专栏,陆续推出系列文章,集中传递专家声音,助力城乡规划建设。

本期“政策建议”基于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生态文明,国家自信,应注重天人和谐”专题会议观点提炼,源自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个国家科学体制发展的政治及经济因素往往是影响学科发展的关键。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宏观战略,提出“五位一体”新的发展模式。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再是非此即彼、对立冲突的发展格局。十九大报告对此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内涵、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内容。

城市层面,推动三区三线划定,推进城市双修和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城市建设要融入大自然,见山望水记乡愁;自然生态层面,要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自然资源资产监管机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部分区域试点实施 GDP 向 GEP考核转变,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这种绿色开发的发展道路模式和基于生态保护前提下的三生空间开发策略,在美国特朗普国家实用主义至上的全球背景下,更突显出中国发展的国家自信。

新时代道路模式的发展转型为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科理论发展和实践运用层面怎么来贯彻执行国家的政治理论、治理策略,在规划设计中如何服务地方发展、如何体现这种国家自信,这是新时代风景园林行业面临的重大任务。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总结 2017 年度组织召开的各类学术研讨会,提炼出以下建议供决策参考。

1.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李金路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专业院长)

基于中国复杂的国情现状,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吸收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探索适合于中国的资源保护和利用方式。中国自古以来就追求山水崇拜、人神相通,即人类寻求风景美感和精神享受的高端精神追求。这个过程经历了从圣人和皇家扩展到文人和知识阶层,最后以“八景”文化的形式扩大到了社会大众 。

谢凝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教授)

中国古代的名山体系相当于中国农耕时代的“国家公园”。 中国的风景名胜区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名山体系,注重天人和谐的哲学观,集中了世界遗产地、国土最美风景、国人最认可的国家代表区域。

李振鹏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明确国家公园是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应认真研究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定位差异和相互关系。

2.国家公园要基于保护地承载力体系核算进行分区管理

吴承照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同济大学景观学系教授)

国家公园具有生态保护性、国家代表性、社会公益性。功能划分要在生态保护基础上,满足居民社区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有机融合。保护地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资源、环境、空间承载生命体的能力,包括野生动物承载力和人类承载力。国家公园的规划管理应根据保护地的管理目标进行选择,在生态可接受变化值和游憩体验质量最低值之间平衡,依据对动物、居民、游客三大主体的行为空间分析,核算基于共生理论的生态系统和生态行为承载力,并据此进行科学的调控管理。

3.基于资源价值保护,重视国际话语权,提升管理水平

贾建中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所教授级高工)

世界遗产申报的技术重点在于对于遗产价值的挖掘,使其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这包含了三个条件:符合评价标准、满足完整性和原真性、达到保护管理要求。申遗技术工作重点在于:评价标准的阐述、遗产提名地划界、保护管理水平。除了遗产地建设性项目规划调控,还应加强遗产保护的适应性管理策略和措施,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贯彻管理工作框架、强调公众参与的作用、提高管理能力建设、重视遗产的展示和教育功能。

陈耀华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针对世界遗产越来越明显的政治化倾向,我们要从遗产大国向遗产强国转型,总结好的中国经验,推进和规范以公益为导向的保护地管理目标,加强保护地资源系统和居民区系统的科学研究,让世界理解我们的保护模式,提升国际话语权。

4.多学科视角加强人地关系研究的逻辑性、整体性和连续性

姚亦锋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景观研究中心教授)

虽然地理学、风景园林、城市规划三个学科都有“地”的本质属性,但是研究目标和方法不同。地理学研究城市空间的特征有三个方面:空间塑造——城镇空间形成是以地理环境为最深印刻本底塑造的;时间持续——地理景观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文化生态——地理地貌触发了文化景观。由此可依顺自然山水地理脉络研究古都风貌、遗产廊道以及文化生态保护、文化景观格局时空演替规律,重视地理环境对遗址形成的影响、重视遗址与自然融合的整体景观空间格局、重视遗址相互之间的联系。

5.加强绿地分类的“城乡统筹”与“多规合一”

徐波、郭竹梅

(郭竹梅: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高工)

城市绿地应该体现为“绿色生态空间”的“广义绿地” ,要在宏观层面为构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绿地系统提供依据,在中微观层面为具有不同功能的各类绿地的规划建设提供支撑。这需要从城乡一体化的统筹思维出发,使城区内外的绿地形成一个整体,达到功能上的互补、景观上的多样、空间上的延续。同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在用地分类上应该做到与总体规划的无缝对接,否则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各项指标将在城市用地管理中被束之高阁、形同虚设。

6.积极探索生态园林建设的智慧模式

胡芳亮,杨伟才

为满足国家“生态环境监管精准化”的发展目标、园林管理的需求和民众生活需求的市场趋势,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应加强信息化、智慧化应用,通过对园林的各项宏观指标、微观指标进行实时采集、传输、汇聚、分析,开展数据资源开发与应用、及时准确发布目标区域生态状况监测信息,为园林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提供客观真实的科学指导、预警和决策支持。

执笔:张同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专业院副研究员

特别感谢为此报告提供智慧思想的各位主任委员和学术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