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第二期低碳生态培训学员心得> 正文

任联营:理清思路 增强认识 深入实践

2015-04-29 17:15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任联营 焦作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长

规划具有较强的公共政策属性,必将能通过我们规划人的努力使我们生存的环境更舒适、更美好。为此在规划工作中我一直秉承绿色、低碳、生态的理念,致力于我们焦作市环境生态建设,积极参与和主持了焦作市北部山区生态修复规划和水系绿地规划建设;2011年我专门引进了环境生态学的研究生加强此方面的工作;于2013年在《中州建设》2013第20期发表了《关于城市环境生态建设的思考》,我的政协提案“关于在建筑上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建议”、“关于在农村复建池塘、水坑的建议”和“焦作市道清铁路(焦作北站及其铁路线)改建的规划建议”中多次涉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内容,被有关部门采纳。然而,所有这些仅停留在我的主观能动上,自己的摸索,根本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理论的高度,也不能对我引进的生态学硕士研究生有很好的指导和帮助。

这次六天的集中培训学习、考察、讨论,确实受益匪浅,在系统全面地学习了低碳生态的理念、体系、方法基础上,还实地参观了南京紫东国际创意园和河西新城区低碳生态智慧样板城建设,并参加了学员间自己所参与项目的交流与讨论,真的意犹未尽,遗憾的是没能参加其他两组的讨论,不能现场感受他们所做项目的真实经历和感受。是的,我有对叶祖达博士耗碳量计算的不解和对评估体系的疑问,同样有哈工大苏万庆同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困惑……特别段进老师的系统和严谨,石楠秘书长的博学、睿智,张泉厅长幽默和深入浅出的调侃,都使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在规划领域的执着和坚守,对学术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得心应手和驾轻就熟,确实让人钦佩。

当前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要求我们规划和建筑设计必须加大绿色建筑投入力度,将绿色建筑作为土地招拍挂的必要条件,这是未来城市发展要求的趋势。王建国教授在生物气候要素和自然生态要素条件下的建筑设计应对方面,提出不同气候建筑的适建形式,城市绿地系统设计的原则,通风、遮阳的措施,并阐述了城市设计的生态策略和方法,……强调城市建设要巧妙利用基地地形,进行富有诗意和有节制的建设,使城市和绿树、青山有机而自然,使我深受启发。城市如何发展?我们必须改变末端治理的解决办法,Ronald Wennersten基于11个城市子系统,提出跨部门合作的综合解决方案,采用3R原则、“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提高城市的韧性,增强抵御各种自然的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交通拥堵已经成我们每个大小城市的诟病,尤其是在城市交通高峰期,王炜教授的公交主导型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一个画面(by 100 cars or 1 bus)多次重复地强调公交为主导的交通系统对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对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性,提出单行线交通组织、有效的信号灯交通控制对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六天的学习,不仅使我对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和碳排放量化评估有了初步了解,更对我以后规划中进一步贯彻低碳生态理念提供了保证。作为这次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培训班的学员,我将带领我的团队将低碳生态的理念植入我们的每一项规划成果,为更大区域环境的生态建设做出我们规划人应有的贡献,并将通过我们影响更多的人,更大的区域。

本次培训的“课堂学习、专业考察、案例解剖、互动交流”形式非常好,我也会有选择地应用到我的工作实践中。特别是要感谢学会领导的用心组织,东南大学细心、周到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