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资源>会议报告>其他报告> 正文

李晓江:创新空间与空间创新

​——北京、天津等项目实践的若干思考

2015-07-16 14:59 来源:规划前沿

编者按:

2015年5月30日,第3届城市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规划转型与设计创新”为论坛主题,邀请了孙安军、张勤、张尚武、朱喜钢、李晓江、朱子瑜、刘泓志、边兰春、顾军、叶斌、郑德高等业界不同背景的专家代表,嘉宾们围绕论坛主题就规划的前沿理论与方法、最新实践经验做了精彩报告。

本文选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晓江院长在论坛所做主旨报告的核心观点,以飨读者。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晓江院长

一、背景:国家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1.发展模式转变:新常态下,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将努力追求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均衡驱动。

2.创新的认识:创新是作为盈利模式的创造性活动,包括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复合/集成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流通/配送创新。

二、创新空间与空间创新

1.创新空间:是指创新活动所需要的空间载体。对于城市规划,需要重点发现创新活动的空间端倪,认识创新活动的空间特征,寻找创新活动的空间变化轨迹。

2.空间创新:是指空间概念与组织方式的创新。空间创新要求从传统增量、等级的空间组织模式转向存量的、特色的、网络化的空间组织模式,由此为创新功能、创新活动提供空间载体。

三、创新空间的观察解读

1.创新活动的空间现象:包括发生、转移、扩散、成长、融合等多种形态。

2.创新活动的空间层级:可划分为区域-城市-地区-场所四个层级,例如京津冀-北京-中关村创新大街(INNO WAY)-车库咖啡。

3.创新空间的类型:类型繁多且不可复制,与本地的产业基础、智力资源、区域需求、空间特征紧密相关,例如北京中关村的创新空间与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的创新空间不同,具有独特性;类型的不可复制性为研究带来难度。

4.创新空间的“随机性”与不可预见性:创新空间的随机性与不可预见性成为规划难以逾越的障碍,这需要规划师深入地观察、研究和预见。例如深圳华强北地区、车公庙地区发生的创新并没有为规划师所预见到。

5.创新空间的本质:创新空间本质上是一个强烈利益导向的地区、一个对成本极度敏感的地区、一个多元目标与多元价值共存的地区、一个政策与市场共同配置资源的地区。

6.创新空间的特征:(1)盈利性、商业性——倾向低成本、高收益,同时期望高声誉;(2)流动性、活动性——倾向人和物的便捷流动和交易;(3)集聚性、交融性:交通可达和宜居性并存;(4)便于交流的场所:微观空间上能够供同业人员、跨界人员面对面的交流。

四、空间创新的规划思考

1.创新空间的模糊性导致其需要一个综合化、多元化、边缘化的创新生态。

2.创新空间是非传统、非等级、非清晰结构、非单一用途的,这些特征导致创新空间的需求与传统城市规划理念有所背离。

3.创新功能往往需要“重要触媒+”的模式,例如“教育科研+”模式的中关村、 “生态宜居+”模式的杭州大城西、“特色风貌+”模式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等。

4.创新活动需要特色的、存量的、网络化的新型空间,这些空间的培育与开发问题是对传统城市规划问题的深化与延伸,表现在五个方面:(1)新区开发的创新空间是对新型地区发展模式的探讨,例如上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北京的山后地区等;(2)边缘地区营造的创新空间是对成长型地区拓展模式的探讨;(3)旧城功能更替、提升、转移而来的创新空间是对城市更新的探讨;(4)碎片化地区产生的创新空间是对城市链接、有机整合问题的探讨;(5)微观层面资源开放而来的创新空间是对包容非正规现象的探讨。

5.创新空间的成本控制对创新活动至关重要。(1)一方面,我们需要控制成本;另一方面,我们又需要提供品质、效率、效益和便利来承载创新功能。(2)一方面,我们要控制总体成本,另一方面,我们又需要考虑创新链条中各个环节的成本反应。(3)在对城市核心地区存量空间进行织补的同时,我们要注重低成本与混合用地的价值;在对特大城市近郊碎片化地区进行整合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低成本。

五、空间创新的规划案例

1.北京中关村核心区及北下关地区研究案例

中关村不同于硅谷也不同于筑波,中关村是独特的。中关村的创新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复合性的特征,创新主体包括27所高等院校、众多的科研院所、服务机构、企业和个体团队。其中,我们重点关注企业和个体团队,他们是商业创新的主体,但需要依赖高校、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我们发现:在45km2的中关村核心区内,近80%的土地是国有土地中的划拨用地,这些划拨用地恰恰是造就中关村低成本的重要因素,而“院内自生、院外寄生”的大院空间也为相对低成本的创业提供了可能。我们还发现:在创新活动的各个阶段,创新对空间的需求是变化的,由此引发了多样化的空间需求。在初创阶段,主要寻找低成本、非正规的办公空间;在成长阶段,创新开始出现明显的专业化的空间集聚;在高端阶段,需要的是总部大楼,甚至是销售总部、研发总部的分离。与此同时,服务模式也在发生创新,包括创新工场、车库咖啡、36氪、共赢社、768、外文印刷厂等创新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正在由“单一孵化”向“定向服务”、“创业全过程服务”的多元化转型。在创新场所方面,利用原海淀图书城改造而成的Inno Way创业大街,集聚了创业交流、创业会客厅、创业媒体、专业孵化和创业培训五大重点功能;车库咖啡,它实现了“创新功能”与“创意交流、文化消费”的有机融合;YOU+创业公寓,其内部实现了工作、交流、生活等多种功能的高度融合。

图1 中关村核心区内国有土地中的划拨用地占78.9%

再看北下关地区,2010年以来北下关地区保持企业新增数量在600家以上,并伴随了明显的小型化态势——企业平均就业规模低于10人。从科研类与软件类企业数量的比较看,科研类企业主要分布在大院内或租金价格较低的楼宇内,可以看出其对低成本环境空间的要求高。从地铁站开通前后的比较看,地铁开通后导致周边物业租售价格提升,其对科研和技术服务企业的挤出效应明显,最需要保护的科研类企业正在衰退。因此,中关村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存量更新的价值导向问题,地区更新过于强调“项目-成本”导向,缺乏多元价值认识,应转向“多元统筹/价值”导向;(2)政府缺位问题,政府在地区更新中的统筹主体缺位,仅有市场主体,“空间导向”政策缺失,上下联动机制平台缺失;(3)政策缺位问题,存量更新的制度、政策与技术支撑体系的瓶颈显现,亟待空间创新。我们认为,中关村应该向深圳学习,深圳在《法定图则中城市更新相关内容编制技术指引》中明确的工业用地更新原则——“暂不鼓励擅自改变为居住或商业用途,应以功能升级、产业转型为目的的现状保留、综合整治或改变功能为主要手段”,为低成本的创新空间提供了重要支撑。作为策略,我们建议中关村应当强化综合统筹,推动中关村核心区多元创新生态环境的提升。

图2 科研类企业主要分布在大院内或租金价格较低的楼宇内

2.天津总体规划海河中游地区研究案例

在新一轮天津总规中,滨海新区和主城区的问题认识已较为清楚,最为困惑的是对海河中游地区的认识问题。在深入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海河中游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南北两轴,这两条轴的功能、模式、效应不同,以后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动力也不同。海河中游南北分异明显,呈现三个特征:(1)北部以大项目带动为主,南部以民营中小企业驱动为主;(2)北部重型装备制造为主,南部轻型工业为主;(3)南部园区集聚度较高,北部园区集聚程度偏低,天津90%以上的小微企业集聚在海河以南的区域。基于这种对创新空间分异的认识,我们提出海河中游的南北双走廊,它代表了两种创新模式:一种是自上而下大企业为主的展示天津创新实力的高端制造业走廊(北轴),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小微企业发展为主的展示天津创新活力的创新发展走廊(南轴)。进一步,我们提出在南部地区把交通、生态等网络化因素嵌入,通过规划的重组和整合来实现目前碎片化的南部创新地区的发展。面向未来,我们认为,南部散乱的地区恰恰是小微企业自下而上的创新空间,而北部高端和重型制造业也仍然会是天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3 天津构建面向区域的海河中游发展双走廊

图4 天津大海河生态中轴计划

六、结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每个城市都需要认识创新活动的空间特征、寻找创新活动的空间轨迹,并为创新功能、创新活动提供空间载体。从区域尺度到城市尺度再到地区、微观尺度,怎么认识新一轮的创新空间和空间创新是城市规划行业的重要命题。


热门专题

2024全国两会专题

一周点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