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长三角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8)”在沪发布

2018-09-21 08: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长三角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8)”课题组 摄

中新网上海9月20日电 (记者 于俊)“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协同发展论坛”20日在沪举行,并最新发布了“长三角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8)”(以下简称“指数”)。

该指数由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生态支撑4大领域20个核心指标组成,在继承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增加了开发区协同发展的相关指标。研究团队采用自然断裂点、空间自相关和规模-位序分析等科学方法,对长三角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协同发展能力作出了系统分析。

指数揭示的成果涵盖四方面内容:

一、长三角城市根据协同发展能力分为5个等级,上海是龙头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在长三角城市中排名首位;南京、苏州、杭州、宁波、无锡、合肥6座城市是对长三角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枢纽城市;温州、镇江、南通等12座城市是重要节点城市,在个别领域表现突出;嘉兴、芜湖、绍兴等11座城市是一般节点城市,对周边的辐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宿州、池州、亳州等11座城市是协同发展能力薄弱的地方城市。

二、从空间分布上看,长三角各城市的协同发展能力空间分布较为均衡,不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说明该地区内部一体化程度较高。

三、从要素间关系看,长三角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和交流服务能力与其生态支撑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说明目前的发展尚未形成生态包含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从各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的推动力看,高铁线路的“之”字型结构对长三角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有重要影响,而创新的作用仍待加强,如合肥等科技创新水平较高的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并不高。

围绕该指数进行的相关研究建议,未来应该开展顶层设计,通过启动长三角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和建立国有非盈利性组织推动长三角全域一体化;加强跨区域生态管控合作,完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现绿色发展;加强开发区之间合作,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群的引领作用,推动长三角创新集群建设。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既是全球区域合作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期党中央对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自2015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已连续三年发布,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相关成果被多家国内主流媒体报道,并被纳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国家智库报告”系列出版。

此次发布的“长三角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8)”是由华东师范大学曾刚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所做的针对长三角区域的首次专题性发布。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阳建强:城市体检如何把脉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