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建设大湾区需严控“三条底线”

2018-01-29 14:19 来源:浙江日报(杭州)

在今年两会期间,“大湾区”成为了一个高频词汇,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加快建设大湾区”。不少人猜测:杭州湾会成为纽约、旧金山、东京之后的第四个世界级湾区。

省政协委员、省水利河口研究院专职副总工程师叶碎高敏锐地捕捉到了“大湾区”的发展潜能,这次他带来的提案就是《环杭州湾大湾区空间总体规划》,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其他政协委员的热议和支持。叶碎高是一名连任的老委员,过去五年间,他发挥专业优势就“五水共治”“科技治水”等主题积极建言献策。经过连续几年努力,我省水环境、水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好的环境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尽管治水永远在路上,但他觉得:梧桐树已栽好,是迎接金凤凰的时候了。

环杭州湾大湾区的提出,正是浙江打开家门迎接“金凤凰”的新姿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湾区是现代化浙江的空间特征”“做强做大杭州湾”。杭州湾区域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历史上是我国重要的物资、库银、技术、人才输出重地。环杭州湾大湾区协同、可持续发展,不仅关乎浙江、上海人民的福祉,而且关乎我国经济稳定、国家安全。当“大湾区”成为“热馍馍”时,叶碎高却觉得应该多一些“冷思考”。

眼下,为了更快一步抢占发展先机,我省不少地方已经着手开始谋划如何主动融入参与环杭州湾大湾区建设。在叶碎高看来,这样以行政区域为藩篱,各自为政的方式并不能带来区域长远、整体的发展高效益。“我们应该从建设之初就做好空间总体规划,严格规定某些区域不能做什么、限制做什么,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好空间资源,才能让大湾区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此次他提案的最终目的。

环杭州湾大湾区包括浙江、上海两大行政区域,要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把大湾区作为一个完整的地理、经济单元进行统筹规划,划出“三条底线”。第一条是生态安全红线,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要主动与上海沟通协调,统一划定生态红线,为大湾区的未来发展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格局。第二条是永久基本农田线,要坚决防止农田“非农化”。这条线关乎粮食安全,是老百姓的“米袋子”,绝对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效益舍本逐末。第三条则是城镇开发边界线,我们同时需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所需的空间要求。“这三条底线,也是环杭州湾大湾区健康发展的生命线。”叶碎高概括说。

从地图上看,浙江位于杭州湾核心地带,襟苏带沪,地理优越。“正因为有着地理优势,浙江才更有必要主动谋划、从顶层设计开始,通过规划盘清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家底,把握发展先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高水平编制 多规合一 大湾区规划”,与叶碎高的提案不谋而合,让他倍感振奋:“环杭州湾大湾区建设于浙江而言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历史机遇,值得每一个浙江人期待。”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