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城市推荐专题-东莞-东莞形象-现代生态都市 > 正文

东莞市坚持绿色引领,建设现代生态都市

2017-10-16 15:32 来源:东莞市城建规划局

从世界城市发展潮流来看,绿色、低碳、生态正成为国际一流城市着力打造的城市品牌。东莞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和正在编制的《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均提出了以“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作为城市发展目标,是东莞顺应发展规律和世界潮流做出的重要抉择,也是未来努力的重点与方向。

从“世界工厂”到“家园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从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一跃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耀眼的新星,无论经济总量、人口规模还是城镇化水平,在地级市中均位居前列。城市发展经历了从“有建设、无规划”到“分散规划、分散建设”再到“统筹规划、统筹建设”的过程,走出了一条从农村工业化到城乡一体化、再向城市现代化迈进的发展路子。特别是在城市化率从30%—70%的加速期,东莞仅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这种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导致城市规划难以跟上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引发了空间布局分散、资源约束趋紧、同质现象突出、区域发展失衡等突出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已由快速运行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东莞自身实际的绿色、低碳、生态的城市化道路?如何坚持绿色引领,推动城市功能升级和布局优化,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东莞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抓手,围绕建设“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目标定位,实现由“世界工厂”到“家园城市”的转变,顺应融入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需要,构建东莞的城市功能特色,推动东莞从广深港的重要产业配套区向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都市区转变。

生态环境是未来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东莞的山水资源非常丰富,在珠三角东岸地区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东莞水乡是珠三角东岸唯一的水乡,也是珠三角水域面积最大、河网密度最高,水生态环境最独特的地区,河网总密度约1.9公里/平方公里。已建成大岭山、大屏嶂、银瓶山等十大森林公园,总面积340.25平方公里,完成绿道建设118.1公里,年迎客量逾1500万余人次,已具有区域服务职能。全市共建成13个总面积达11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预计至2017年新增湿地公园10个,东莞生态园成为珠三角地区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以“四个并重”推进东莞提质发展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东莞城市发展将“坚持四个并重”:一是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以提质为先,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中心区首位度;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突出创新驱动,提升产业质量;推进社会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推动城市发展从粗放到集约、从外延式拓展向内涵式提升转变。同时,注重扩容,推进“三旧”改造,促进城市更新,向存量要空间;发挥沿海优势,发展海洋经济,向海域要空间;对接穗深港,服务东西北,向外部要空间;强化交通枢纽开发,构建城市综合体,向空中地下要空间,推动城市空间从分散到集聚、从多组团到大组团转变。二是坚持统筹与整合并重。重构利益平衡机制,以“经济区”概念引导资源要素合理分布、优化配置和高效整合,打破分散“行政区”的束缚和藩篱,推动“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型。三是坚持产业升级与城市提升并重。增强城市集聚功能,吸引优质资源要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产业支撑城市发展,城市助推产业升级,促进产城融合、互动发展。四是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强化“绿色、低碳”理念,坚守生态环保底线,创建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促进城市发展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

以经济区理念构筑“一中心四组团”绿色发展城市格局

过去,东莞市充分发挥市、镇、村各级的积极性,实行“多个轮子一起转”,快速构建起以城区为中心,以28个镇为支撑的组团式城市格局。但同时产生了资源配置不合理、“小而全”重复建设、城镇化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在“中心突出、组团发展、快速连通、生态隔离”的指导思想下,根据各区域、各镇街的资源承载能力、发展现状和比较优势,强化“经济区”理念,弱化“行政区”意识,以经济区统筹打破行政区藩篱,以经济区统筹引导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高效整合,推动城市空间从分散到集聚、从多组团到大组团转变,构筑大组团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中心组团——高品质城市中心。强化市区、松山湖、生态园三位一体的空间格局,建设全市的政治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和创新中心,成为“服务全市、功能完备、生态宜居、高效智慧”的最具竞争力的高品质城市区域。

西南组团——滨海新城。发挥沿海优势,对接深圳前海、西部空港与广州南沙地区,融入湾区。促进穗莞深黄金走廊战略崛起,打造沿海发展轴,发展海洋经济、临港现代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珠江口湾区的重要支点。

西北组团——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以环境再造为抓手,重现岭南水乡风貌,建设成为国家水乡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特色区域、珠江口东岸产业优化发展先导区、穗莞战略合作重要平台。

东南组团——对接深圳现代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充分发挥山区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主动对接深圳、惠州,加快集聚现代产业、优势企业,实现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和资源集约利用,提升发展质量。

东北组团——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充分发挥“一区一镇”(银瓶合作创新区、常平镇)的辐射作用,坚持聚集发展,努力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