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城市推荐专题-东莞-东莞形象-一文化名城 > 正文

东莞积极推进“文化名城”建设 努力提升城市品质和内涵

2017-10-16 15:23 来源:东莞阳光网 作者:黄佩玲

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紧紧围绕“文化名城”建设,积极推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和岭南文化精品名城建设,大力促进东莞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果实累累。

文艺精品迭出,频频拿下国家级、省级重要奖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成功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东莞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五年,文化活力迸发的五年,颜值与气质齐增的五年,市民文化获得感不断提升的五年。

文艺精品创演

频频拿下国家级、省级重要奖项

在2016年度全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中,东莞共有20件作品获奖,获得一等奖8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7个和总分62分的好成绩,总分位列全省第一(与梅州并列),这也是东莞第四次在全省年度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中总分排名全省第一。这一评选结果,堪称近年来东莞文艺精品创作实力强劲的一个生动缩影。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近些年来东莞岭南文化精品名城建设的成绩,“硕果累累”再合适不过。为推动岭南文化精品名城建设,东莞遵循文化精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以音乐剧、音乐、舞蹈、群众文艺等领域为重点,推出了一大批反映东莞地方特色、在省内国内产生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呈现出精品迭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音乐剧《妈妈再爱我一次》、音乐作品《百年一梦》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刷新了东莞文艺精品获奖的最高纪录;《钢的琴》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等5个奖项;音乐作品《中国梦》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国原创歌曲奖和省“五个一工程”奖;少儿舞蹈《学军》、男声小组唱《脚印》获群星奖,其中《脚印》还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最佳作品奖……各类文艺精品频频拿下国家级、省级重要奖项,成绩耀眼。

去年10月,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在陕西举行。在第十七届群星奖决赛中,东莞原创曲艺作品——群口快板书《羊续悬鱼》,从21件入围“群星奖”决赛的曲艺类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群星奖”.在本届“群星奖”奖项数量大幅压缩的情况下(全国5000多件作品参赛,仅评出20个获奖作品),东莞群文精品依然能“拔得头筹”,实力显露无遗。

今年3月初,省群众文艺创作座谈会在莞举行。时任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充分肯定了东莞近年来在文化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认为东莞在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道路,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公共文化服务

市民文化获得感不断提升

9月21日,2017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在佛山拉开帷幕。开幕式上,举行了广东第一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颁牌仪式。其中,长安镇被评为广东第一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国(塘厦)打工歌曲创作基地被评为第一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这也是东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又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东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市民文化获得感不断提升。自2011年成功申报成为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后,东莞秉承同创共享、文化惠民理念,高标准建设文化设施,全方位打造文化品牌,多途径推动文化创新,基本建成了全覆盖、高效能、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在2013年底成功创建成为全国首批、全省第一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去年12月31日,2017年东莞文化四季在市民艺术中心正式启动。“东莞文化四季”按照季节更替时序,依次推出音乐舞蹈季、非遗季、青少年艺术季和戏剧季,众多的演出、展览、讲座等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了市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光是今年7月至8月期间举行的东莞青少年艺术季,就推出了16大主题、100项公益文化活动,“东莞文化四季”内容的丰富程度可见一斑,名副其实的“文化盛宴”.

创建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出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1+4”政策文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由试点转为示范、数字文化馆“文化莞家”网上平台正式上线……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东莞一直充当着“全国标兵”的角色,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文化产业发展

成功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

近年来,东莞始终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文化繁荣和丰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着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建设态势良好,文化产业规模日益壮大。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11亿余元增长至355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增长至5.20%.

其中,版权产业的发展尤为突出。2014年12月,东莞向国家版权局申报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正式批复同意,东莞的创建工作全面展开;今年8月,国家版权局正式批复同意授予东莞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称号,这也是全国第九个,广东省第二个、地级市中第一个全国版权示范城市。

“积极有效推进创建工作,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群众支持的创建格局,充分发挥了版权工作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有力促进了智力成果的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取得了显着成效。”国家版权局在《关于同意授予东莞市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称号的复函》中对东莞的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版权产业在东莞经济中占比逐年提升,创建工作红利逐步显现。现如今,版权已成为东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数说文化建设】

355亿元

2016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55亿元,占GDP比重5.20%.全市共有8000余家文化企业,其中规上文化企业664家,上市文化企业7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重点文化企业43家。

6300多件

2016年全市企业和个人着作权登记数量6300多件,同比上年增长115%;在广东省版权局办理的着作权登记数量3100多件,同比上年增长超过220%,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位。2016年全年共发放着作权登记资助70万元。

1129场

2016年完成公益演出1129场、公益培训855场、公益电影9849场,文化惠民活动如火如荼、深入人心。

52个

目前,东莞图书馆通过总馆、分馆、服务站、图书流动车、图书馆ATM等三级网络、五种形态的合理布局,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1个总馆、52个分馆、102个服务站,实现全市各镇(街)24小时自助借阅服务全覆盖的服务体系,形成了“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的服务模式。

1058万人次

2016年,东莞图书馆总分馆共接待读者超过1058万人次,外借书刊文献509.7万册次,全市平均每天有2.89万人次市民走进图书馆感受书香。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阳建强:城市体检如何把脉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