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融入弹性城市理念 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2017-04-13 10:27 来源:合肥日报 作者:叶文卿 孙韩 常彬斌

弹性城市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及物质环境等各个系统应对外部干预,吸收与化解压力及变化,并仍旧保持其基本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弹性城市理论和实践经验主要来自于欧美,主要包括生态弹性、工程弹性、经济弹性和社会弹性等四个领域。主要涉及三点特质:一是城市系统的多元性,确保城市发展目标的多维化以及问题应对思路和技术的多元化;二是城市制度的适应性和创新性,强调多尺度的网络连接性和适应性治理,以及更新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三是城市资源的储备能力,强调功能模块的重叠、基础设施的可靠、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及社会资本的有效储备,以实现对外部变化的迅捷反应并吸收转化。我国近年来也较为重视城市的抗风险能力建设,自2014年开展的海绵城市试点就属于弹性城市理念范畴,也称为“水弹性城市”,通过针对雨洪自然灾害实施城市建设弹性规划,目前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弹性城市理念契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

弹性城市的发展要义与新型城镇化中的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思想不谋而合,符合新型城镇化的以人为核心的根本要求。其一,弹性城市对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建设和整合,有利于强化新型城镇化支撑。当下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开放空间及绿色生态系统的结合僵硬简单,缺少对灾害冲击和未来发展的弹性应对能力。将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和生态基础设施、城市绿地系统、景观基础设施等进行协同整合与统筹建设,是平衡和补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破坏和退化的有效途径,对于避免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城市病”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其二,弹性城市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有利于构造新型城镇化的生态系统。当前在城市快速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特别是城市扩张与蔓延无序,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反过来遭到自然反噬,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却无法应对暴雨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城市内涝。弹性城市中的生态基础设施概念,为城市基础设施从单一的工程设施拓宽了范围,强调构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系统,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生态路径不谋而合。通过融入弹性城市的生态弹性理念,有利于实现城镇功能组团发展和串珠发展,避免盲目扩张,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营造青山绿水。其三,弹性城市重视城市治理和经营,有利于增强新型城镇化推进中易被忽视环节。除了强化城市系统自我调整应对各种消极的不确定性和突然袭击的能力,弹性城市还包括建立能将那些积极的机遇有效转化为资本的能力,即学习能力和转化能力。在目前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往往只重视基础设施这类硬件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这类软件功能,缺乏对城市经营管理的关注。将弹性城市中的城市治理和经营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提高城市应变能力的有效手段,更是改变缓解重建设、轻管理发展模式,推动城镇化发展健康有序的重要途径。

以弹性城市理念推动新型城镇化

截至2016年末,安徽省城镇化率超过50%,已步入城市型社会,但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弹性城市作为解决城市发展中问题的新型思路和经验,值得借鉴。

在城市规划中融入弹性思维,预留发展空间。一是用弹性城市思路衔接统一城市各项发展规划。针对城市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在空间定位、城市管理、道路交通等规划中留有余地,留下城市发展弹性空间。二是在城镇功能定位上留有弹性,实现张弛有度,促进发展更具合理性和多样性,提高城镇群的分工和联系。按照弹性思维,在全省分层分区形成有机结合、层次分明的城镇化格局。三是在城镇建设中依托现有地形地貌,在地下管廊、道路渗水等工程中预留空间,避免反复开挖和过度热岛效应。将生态概念、生态学等引入基础设施建设,在工程规划、设计和实施阶段采取生态工程技术。推动基础设施与城市中绿地、林地、农业生产用地及自然保护地等自然绿色空间衔接,利用绿地空间调蓄雨水,实现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生态的网状结合。

产业选择弹性多元,抵御经济下行风险。鼓励模块化经济发展,提高各个板块的独立性,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按照产业选择、布局和配套能力、服务水平等的不同,将城市经济分为若干模块,力求每个模块相对独立运行且相互间干扰影响较小。注重城市经济结构的稳健和多样化,避免产业结构失衡。主导产业选择具有适当弹性,同时大力推动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发展作为补充,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和新动能,强化应对未知风险和压力的能力。

建立应急处置机制,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建设智慧城市,建立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增强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建设综合型城市管理数据库。推动柔性城市建设,加大重要基础设施和城市服务维护保障,加强城市安全智能化监管。抓好房屋建筑、城市桥梁等工程运行使用的安全监管,保持城市生命线系统畅通,推进供水、地铁等重要基础保障设施实施双回路供电,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重视非自然灾害类社会突发事件,提高应对能力。确保信息渠道畅通,政府层面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发展社会网络和社区领导能力,强化城市基层具有应对突发社会情况的能力及活力。建立城市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保障急需、动态流转原则,针对社会安全、生活必需品、畜禽疫病防治、生命支持、粮油食盐保障等,建立分级储备管理,实现应储即储,尽量完备品种。

(作者单位: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