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何健:让“新市民”安居、让“城市病”破除、让房产业企稳

2017-02-15 16:53 来源:新华网 作者:薛学轩 张明建 袁泳

2017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形成协调发展新局面。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四川在新的一年将如何针对不断攀升的城镇化率解决好农村进城“新市民”的安居问题?怎样破除日益凸显的“城市病”?如何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带着诸多问题,新华网专访了四川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

新华网:何健厅长您好。我们了解到,国家正在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方针,请问2017年四川在这方面将如何贯彻落实?

何健:我们力争2017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户藉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4%。这意味着今年有150万“新市民”将在城市安居乐业。而要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就必须在创优美环境给人以舒适感,创优质服务给人以亲切感,创优良秩序给人以安全感等三个方面着力,围绕利好“新市民”搞好“四安”工程。

一是“安居”工程。实施“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新开工改造危旧房棚户区25万套,保障性住房81万套,着力推进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和巴山新居建设。

二是“安保”工程。建立健全“新市民”保障体系制度,深入推进户藉制度改革,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同等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尤其是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保障上不漏掉一个“新市民”。

三是“安业”工程。着力增强城镇就业吸纳能力,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切实抓好“新市民”技能和创业培训,新增就业岗位150万个。

四是“安逸”工程。着力抓好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城镇市政公用实施建设,主要是市政管网、排水防涝和污水、垃圾、供水、道桥等“六大工程”,以此,提高新老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准。

新华网: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有不少关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其中就提到了“城市病”,那么,四川在今年将如何对待这个问题?

何健:四川在今年将重点治理3大“城市病”:“无序建设”、“基础落后”、“管理混乱”。

治理“无序建设”之病,我们遵循“多规合一”、“一城一规”、“绿色优先”的原则,坚持“四个优化”,即优化城镇布局,避免一城独大;优化城镇形态,避免千城一面;优化城镇结构,避免盲目扩大;优化城镇特色,避免失去乡愁。按此原则和要求,对全省大中小城镇整体发展方向进行再审视,再布局,量身定制,统筹规划,为基础建设,产业转型指明了方向。

治理“基础落后”之病,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如何避免短命工程、烂尾工程、面子工程等问题,为基础设施建设积蓄正能量。今年会大力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全省城市(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350亿元以上,按照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区域统筹、共建共享的原则,做到项目推进,实物落地,既疏通与交通“主动脉”连接的“毛细血管”,又按照“缺啥补啥”的思路,统筹推进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既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特别是随着群众生活生产条件的改善,又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镇品质,在地下管廊建设上完成400公里,在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上开展“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在美化环境上开展山体森林公园、河湖湿地公园“双百工程”创建,同时在绿化全川上全省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0.5个百分点。

治理“管理混乱”之病,就是加强组织协调,提高管理水平。广泛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提高管理部门整体素质。加大城市规划建设和市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职责整合力度,按照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解决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推进态势。切实提升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强化城镇基础设施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避免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到2017年底实现设区城市数字化平台全覆盖,全面提升城镇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和精细化。

新华网:市场稳得住,老百姓有房住。在稳控房地产市场方面,四川将有何作为?

何健:稳控四川房地产市场,是我们必须种好的“责任田”,考验着各级职能部门的执政能力。千方百计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今年全系统工作的重中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战略定位,从五个方面种好四川房地产调控的“责任田”。第一是深化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是抓房地产市场防风险工作,第三是加快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第四是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和整顿,第五是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力争达到53亿元,个贷率保持在85%以上,减少轮候、压单现象,重点满足城镇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和新市民住房需求,力争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600亿元。

新华网:近年来,四川在城乡建设系统改革创新上有许多“自创动作”,在国家和省级层面上演了一幕幕“样板戏”,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新的一年里,四川在这方面又将上演哪些“大戏”?

何健: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样板戏”上展现出更多的亮点,发挥出更大的魅力和吸引力。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上,演好9个城市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大戏”,引领巴蜀千城扬帆。

在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上,演好成都国家试点和14个城市省级试点的“大戏”,带动全省地下管廊建设全面提升。

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上,演好遂宁市国家试点和15个省级试点的“大戏”,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片区和项目。

在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上,演好成都等7个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大戏”,到年底基本实现省、市、县三级城市管理机构的设置。

在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上,演好成都、乐山、广安、眉山、西昌等5个市国家试点的“大戏”,装配率达到30%,带动全省工业、建筑业和新的服务业发展。

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上,演好13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智慧城市试点的“大戏”,让智慧城市之花开遍巴山蜀水天地间。

新华网:我们注意到,2016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形势下,四川建筑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成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重要支撑。请问在2017年,四川建筑业是否有信心突破“万亿级”,又将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何健: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今年,我们要以担当和实干的精神加快建筑业发展,使建筑业总产值迈上万亿台阶,增长8%。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着力5个方面。

一是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建筑业加快发展,鼓励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制合作等方式,加快培养一批资产规模大、经营效益好、管理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新增特级资质企业2家。

二是以更大的力度鼓励建筑企业向交通、水利、电力、市政、城市轨道、铁路等基础设施领域拓展。优化职称申报制度,改进职称评价体系,健全建筑工人培训体制机制,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是以更大的力度加快“走出去”发展步伐,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鼓励本地企业与央企合作,引导经营范围互补的建筑企业组成企业联盟,借船出海,抱团发展,不断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四是全面提高标准覆盖面。着力抓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综合管廊等地方标准和图集的制定,全年发布地方标准20项、标准图集10项以上。加大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强制性标准行为。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阳建强:城市体检如何把脉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