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江苏:以“都市圈”经济引领城市化进程

2017-02-09 09:06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马骏

江苏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指出,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设江苏特色现代化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在城市化进入后半程,应该充分重视“都市圈”经济,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我省的城市化进程。

科学规划江苏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对目前全省城市化过程中的新现象准确把握,总的说来,我省城市化进程中的新现象有以下几个方面:

江苏省的城市化率被低估。城市化率指标最常用的是城市的常住人口占比,目前普遍认为江苏省的城市化率在60%-70%之间。实际上,要准确测算城市化率应该用总人口剔除在农村生活就业的人口来进行计算。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省的城市化率被低估了,最直观的体会是现在去江苏的农村调研已经很难找到青壮劳动力,这意味着现阶段已无法通过农村人口转移来给城市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口供给。

“逆城市化”在江苏的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显现。“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生活成本高涨、污染严重等大城市问题,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回流的现象,大城市人口增长乏力,甚至出现产业与商业的“空心化”。这种现象,对于大城市商业系统、房价房租的稳定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在我省的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了人口向中小城市回流的现象,南京、苏州等地人口增速放缓,而其他部分城市人口外流速度也在放缓。

新技术的应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大。人类科技水平进步是推动产业水平提升以及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根源动力。一方面,很多高科技的生产方式对于生产场地的面积没有较多的要求,可以在近郊进行产业布局,这为促进产城融合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随着VR、互联网+等技术的运用,使得城市发展对于商业中心的依赖度降低,对于通勤距离的忍耐度上升,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上升等都使得我们需要不断地研究城市的规划,从而促使城市内部更合理地布局。

在发达国家,“都市圈”经济正逐渐成为一个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并且是一个区域内最重要的“增长极”。“都市圈”经济的出现,首先出现在经济较发达的一些地区,以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城市为核心,以圈域内若干个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为次中心,进而辐射周边区域。都市圈内的城市利用发达的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每个城市各具特色、功能定位合理,错位发展,具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和一体化特征的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形式。

在国际上,对江苏发展具有典型发展启示的是以东京都市圈为代表的日本南部城市带发展,这里已经不仅仅是单个城市的发展,而是以都市圈带领城市带协同发展。值得借鉴的有:通过提升公共交通水平特别是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使得在东京通勤更为便捷,东京周边的小镇的崛起与城区连成一片;东京通过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的品质,使得城市的吸引力与舒适度增加,城市管理趋于精细化与人性化;东京的地域腹地极大,特别是确定将周围的千叶县等纳入都市圈范围以及填海之后,给予了东京的工业与商业布局以极大的空间;东京对于台场地区的开发也值得学习,通过大型综合体的建设能够对新区实行生活娱乐与公共设施一体化的供给,从而促进新城区快速人口集聚。

值得一提的是,东京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围绕都市圈都能形成若干副中心或者是“小镇”,与我国行政建制的镇差别很大。这些副中心或者“小镇”的成长条件是:第一是随着大城市的扩张,使得主城区以地价为主的各种成本大幅上升,迫使产业或者人口在主城区外集聚;第二是能有支柱型的产业或者能够在产业链条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落地;第三是得有一套能够支撑人口集聚的公共资源系统。

我省做好城市发展工作的几点建议:

进一步促进以南京、苏州为代表的“都市圈”经济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人口密度这个指标,切忌追求城市发展面积盲目扩张;合理评估城市人口流动的主要来源,很显然接下来到大城市工作的主要人群应该是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的大学生以及中小城市进行财富转移的居民,这就需要产业支撑足以容纳毕业的大学生,同时给予中小城市移民以市民待遇。

发挥国家级新区的作用。南京江北新区是我省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新区,建设国家级新区会带来多种产业特别是对上下游影响巨大的企业落地,这为吸纳高素质人群以及商业功能区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同时,江北新区的建设能够为城市扩散提供广阔的经济腹地,为南京乃至全省未来的协调发展提供动力。

以公共资源的均等化为抓手做好城市品质提升的工作。城市品质的提升是城市提高对高素质人群吸引力的重要推动力,要把卫生、教育以及公共交通等公共资源的均等化放在首位。适时启动老城区改造工作,增加主城区公共空间的供给,提升城市的品质。

做好大城市周边“郊区城市化”。郊区不一定是行政意义或者地理意义上的郊区,更多的是指与大城市经济距离较近的区域。随着公共资源配套与户籍的关联度逐步减小,可以考虑在城市商业或者产业能够扩散到的区域鼓励形成若干“特色小镇”。

(作者为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