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京津冀离世界级都市圈还有多远?

当前,人均产值、地均效益等指标来看,京津冀距离世界级城市群仍然有段路要走

2016-11-21 10:04 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

京津冀一体化在2014年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交通、投资、产业转移方面均形成了明确定位和规划,京津冀的可想象空间瞬间无限大。我们也不禁好奇,究竟成功的城市群或者都市圈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与国外成熟都市圈相比,京津冀现在处于何种发展阶段?京津冀可想象空间在哪里?未来北京、天津和河北如何演绎各自精彩?

我们首先希望能弄清楚都市圈的涵义和形成路径,同时结合国外成熟都市圈的演化历程,说明当前京津冀的发展现状及所处的阶段,并从空间格局、产业、人口等方面去探究京津冀的可想象空间与可能发展路径。

一、都市圈是什么

都市圈形成的基本逻辑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首先出现在经济较发达的一些地区,以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城市为强核心,以圈域内若干个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为次中心,进而辐射周边区域。都市圈内的城市利用发达的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每个城市各具特色、功能定位合理、错位发展,实现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和一体化水平。

简单来讲,都市圈发展的逻辑就是吸收与扩散:

一方面,核心城市凭借其强大的产业基础与集聚功能,率先完成自身的产业升级,同时发挥其辐射功能,有效带动周边城镇发展,从而实现都市圈的产业化与城市化。另一方面,在核心城市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中小城镇一则承接大城市的生产性制造业转移,并以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为依托,错位发展制造业;二则借助其低房价与环境优势,发挥其居住功能,为大城市上班族提供生活性服务;三则发展农产品,服务于核心城市。

接下来,我们将透过东京都市圈,更为直观立体的去感受都市圈成熟壮大过程,这中间将涉及到产业、人口、交通等多方面,为之后分析京津冀的现状、未来之路打下基础。

二、东京都市圈

因为东亚城市的发展路径更为相同,而且东京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全程参与其中,这都与京津冀类似,我们认为东京都市圈的发展对京津冀的发展有较强借鉴意义。因而我们下面将着重分析东京都市圈,尤其是其产业、人口的流动过程。

1、概述

东京都市圈的规划是由日本政府主导的。广义上说,东京都市圈是以东京为中心,半径100KM的范围,包括东京都、神奈川县等1都7县,具体分为内层、中间层和外层。

● 中心区:东京都的23区部、多摩地区

● 中间层:神奈川县、千叶县、埼玉县(距离东京中心30-50KM)

● 外层:茨城县、栃木县、群马县、山梨县(距离东京中心50-100KM)

但更为常见的说法是,东京都市圈仅指30-50KM范围内的1都3县,面积为13559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3.5%,人口超3600万人,约占日本的30%。GDP约1.6万亿美元,约占日本全国的30%。

2、发展历程

1)总览:东京都市圈集聚能力与辐射能力愈来愈强,单极模式突出。二战后日本沿太平洋经济带发展,东京都市圈雏形隐现;70年代后期-90年代周边区县得以快速增长,多圈层深化;90年代后期东京“多核分散”设想破灭,优势越发明显

二战之后,日本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东京圈形成于此时。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是日本经济恢复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在此阶段中,日本工业向太平洋沿岸扩散,伴随着轨道交通向外延伸,东京都与周边城镇联系加强,城市布局越来越呈现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同心圆式圈层状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东京都市圈雏形隐现。20世纪70年后期至90年代初,人口和新兴产业在聚集经济的推动下,不断往东京集聚。虽然此时,东京都市圈试图构建区域“多极多圈层”的城市化空间结构,将东京部分城市功能分散到周边的神奈川、埼玉、千叶等县。但是由于东京强势的产业优势与集聚能力,名古屋、大阪等地吸引力式微,东京大都市圈“多核分散”设想破灭。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以东京为核心的“中心—外围区域体系”的发展形式得到加强,东京都市圈越发成为世界五大都市圈之一。

2)产业演变与迁移:东京都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制造业依次向外围区县转移,从而带动周边区县的服务经济和制造业发展

1955至1970年间,东京的主导产业是钢铁、造船、机械、化工和电子等,主要就业岗位也由制造业提供。但随着土地价格攀升,工业设施开始有动力向东京都以外地方转移,服务设施进一步向东京都集聚。同时政府也通过行政力量主导了制造业生产型企业的外迁,此后,东京都开始了向高度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业转变过程,推动了整个首都圈的服务经济化。同时,制造业生产型企业持续向周边扩散转移,带动了东京周边地区的制造业发展。

在此过程中,制造业重心先是从东京都向中间层的3县,后来进一步向外围4县依次转移。邻近东京、城市基础设施良好、土地供应充足、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等,是吸引东京制造业的关键因素。总体上,东京都、东京圈、首都圈产业结构、产业分工格局呈现鲜明的圈层构造。

图:东京都市圈各圈层第三产业占比

数据来源:日本统计局,中国指数研究院整理

东京功能的疏解不仅使东京区部受益,使其得以转型成为世界城市,整个首都圈也都得益于资源的重新调配,周边区县定位各不一,形成了各自的职能与业务。

图:东京都市圈主要“业务核心城市”及其职能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国际部课题组,中国指数研究院整理

3)人口演化:都市圈人口不断增长,但核心城市东京都的人口占比下降,周边3县上升

● 城市规模的膨胀促使人口高密度区不断扩展

2015年,东京都整个面积有2191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0.58%,却拥有1352万人口,人口密度达到6169人/平方公里。而东京的核心区——东京都区部626平方公里,拥有927万人,人口密度达14796人/平方公里。

● 都市圈人口不断增长,人口和城镇化区域呈同心圆状逐波向外围推进

整个东京都市圈的人口规模一直呈现逐渐上升的态势,从1844年的406万人增至1975年的2704万人,占日本全国的比重从10.85%增至24.16%。之后,东京圈人口继续保持净迁入状态,到2014年,东京圈人口增至3592万人,占比为28.27%。

随着东京都功能的往外迁移,同时得益于轨道交通网络的延伸,周边神奈川、千叶、埼玉等地迎来持续的人口迁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东京都人口占整个都市圈的人口比重逐渐呈现下降趋势,而埼玉县和千叶县以及神奈川县的人口比重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可以说,整个东京都市圈在人口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呈现由中心向外围拓展的过程。

图:东京都市圈总人口及其占日本全国比重变化

图:东京都人口占都市圈人口比重图:东京都市圈内各城市的人口变化(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日本统计局,日本统计年鉴

● 东京都市圈的人口迁移由于产业转移、轨道交通、地价等因素,历经城市化-郊区化-第二次郊区化-再城市化四个阶段

图:东京都市圈人口变迁的4个阶段

资料来源:日本城市社会学会会长松本康教授

社会阶层的居住分化:

城市化阶段,与工业化伴随的年轻劳动力、尤其是蓝领工人流入;东京临海地区和东部工业地带形成,成为蓝领工人的居住地;东京西部和多摩东部地区成为白领的居住地。

在第一次郊区化阶段,由于生产工厂向郊外转移,中心城市的流通和管理功能发展,白领人口增加,他们多住在郊区但工作在市区,促进了郊区化发展;多摩西部工厂聚集、蓝领工人向此地集中。

在第二次郊区化阶段,中心城市的管理功能和对单位服务功能增大,服务业从业者增多;高级白领的居住地在多摩南部扩大;专业技术人员则在多摩东部的中央线沿线和多摩新城两处都大量聚集。

再城市化阶段,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强大,专业技术人员增多。管理人员多住在东京都中心区域,专业技术人员向多摩东部的中央线沿线、京王线等沿线的多摩新城地区,及川崎、横滨的郊区东急田园都市线、东横线的沿线集中,形成了一个“知识劳动者扇区”。

3、都市圈规律总结

在梳理完东京都市圈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并参考纽约、首尔、伦敦等其他国际都市圈的形成过程,将都市圈空间发展过程提炼为以下三个阶段:

● 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化阶段

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人口与产业不断向城市聚集,形成人口、产业、资本、技术高度聚集的大城市,核心城市规模迅速扩张。

● 集聚与扩张并行的大都市区形成阶段

在这一阶段,由于核心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恶化,用地、产业与人口开始向用地潜力大的郊区拓展,同时大容量交通系统建成,在郊区出现新的居住区、工业区和商业中心,进入郊区化阶段;随着部分产业和人口的外迁,城市中心区职能升级和转换,控制和管理功能进一步向中心区集中。

● 以扩张为主的大都市区发展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大都市圈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再度重组。核心区域对边缘区域的扩散作用加强,市场需求更为旺盛,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加速流动。郊区的经济与环境价值被发现,居住与就业岗位向其分散与转移,进入后郊区化或新郊区化时期,并在郊区出现新的区域中心—边缘城市,大都市区空间向多中心网络式结构发展。

而从人口角度来看,大都市圈的一般发展规律是人口持续增长,而大都市圈人口增长一般又可分为几个阶段:

● 人口激增期。一般为城市化初期,人口从周边地域流向中心城市,使中心城市人口猛增。

● 人口增长减缓期,一般为城市郊区化时期。由于工业转移和城市扩展,中心城区地价上涨,使人口从中心城区向城市边缘区迁移。

● 人口增长再回归期,相对应的是都心再开发期。

在对东京都市圈的发展进行研究之后,我们将多维度比对京津冀与世界级都市圈的差距,借此掌握京津冀当前的发展水平和所处阶段;与其他世界级都市圈相比,京津冀的优势与劣势又在何处?同时借鉴东京都市圈的路径,我们也模拟了京津冀未来之路。

三、京津冀的现状与未来

京津冀的目标是发展成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三地有着截然不同的功能定位。北京首都圈当前的发展阶段正处于集聚与扩散并存的大都市区形成阶段,各类生产要素流向北京核心区,北京“一极独大”,这也决定了京津冀内部的协调程度明显低于其他世界级城市群。从经济发展上看,京津冀的经济水平仍然较低,与国际都市圈不可同日而语。人口发展则正处于第一阶段迈向第二阶段的过程中,人口涌入北京的核心城区,使人口急剧增长,同时郊区人口开始增多。

京津冀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协同发展纲要中,我们也能发现国家对京津冀发展思路已变,更为尊重市场力量,打破原有体制,相信京津冀将持续受益于政策红利和人口红利,迎来新的发展局面。

从内部各城市来看,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北京的生产型制造业与低端服务业陆续往京外迁移,北京30-70KM范围内周边区县将最先受益,产业功能与居住功能都将会有新的延展。而北京城区人口的过快增长会逐渐趋缓,人口将继续往郊区县移动,城区则以存量改造为主。随着北京产业结构的再升级,北京的人口结构将更为高质。而在辐射范围之外的河北各县市,人口红利还在,应该紧抓京津冀的政策契机,未来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

1、现状对比

表:各都市圈主要指标对比

图:各都市圈效益对比

数据来源:各国与各城市统计局,各国与各城市政府网站,中国指数研究院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天津和河北各有定位,显然在政府决策认知中,已经将河北全省纳入京津冀城市群的范畴,因而在横向对比各都市圈的规模时,我们考虑了河北全省。

毫无疑问,从总量上来看,京津冀人口众多,范围广阔,远超其他都市圈。但是落脚到经济指标时,京津冀的弱势较为明显。京津冀的人均GDP与地均产值明显低于纽约与东京都市圈,产业结构上来看也是如此,京津冀的三产占比约为56%,而其他各世界级都市圈均超过70%,京津冀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仍然过高。

表:北京与其他大城市主要指标比较

数据来源:各国统计局

表:2016年各城市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数对比

数据来源:财富中文网

2、看未来

京津冀将继续深化城镇化过程,倘使国家政策落实到位,京津冀之间的落差将会缩减。对于北京来说,人口仍将持续流入,且流入质量提高,但是增速将减缓,且人口不断向郊区转移,郊区化过程将持续。北京的人口结构将面临重新洗牌。根据国际都市圈的发展来看,核心城市的辐射半径大约为30-50KM,但是考虑到北京本身城市面积就已很广,因此我们认为北京的辐射范围将超出50KM范围,可达70KM外,所以对于位于30-70KM的河北区县来说,将直接接受北京强有力的辐射,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与人口外溢,从而实现自身产业升级。而对于位于辐射半径之外的城市来说,北京对其影响有限,最有可能的发展路径是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存在的机遇,但更多的是自食其力。

1)国家战略提升重要性,发展思路不同以往,京津冀可想象空间巨大

随着京津冀上升为国家战略,毫无疑问以后政策肯定会倾向于这些区域,加之河北的人口红利仍在,城镇化过程尚未完成,这个过程也将释放出巨大的潜力,未来京津冀岂止于大。

虽然北京目前可转移体量有限,但是天津处于工业化中期,天津制造业相对发达,未来天津产业结构将持续升级,而这个过程中,制造业存在转移动力,而天津周边完全可利用此契机,承接天津的产业转移,再结合自身的产业优势,实现经济发展。

研究完东京都市圈和首尔都市圈的相关资料后,我们深感体制一体化和市场化力量对于都市圈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未来京津冀发展中,政府提出“体制先行”,打破原有的“一亩三分地”概念,北京、天津和河北打破行政僵局,在交通基建领域率先突破,有着明确的“一体化”目标,发展思路也转档至市场化模式。未来京津冀的发展将更有力度、更为落地。

2)对于北京来说,人口短期内仍将维持流入状态,人口结构也将发生转变

逻辑一:从东京和首尔都市圈的发展经验来看,人口是向特大城市流入的,这是都市圈发展的铁律。日本都市圈和首尔都市圈的人口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一直处于提升的状态。而这种向特大城市集中的趋势只有在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饱和后才会放缓,但目前河北地区的城镇化率仍然偏低,因而向特大城市北京集聚的趋势肯定会继续。

逻辑二:北京本身的产业结构正在进行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贡献增大,总部经济提供源源不断动力。金融、科技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将吸引来大批高质人才,而高质人才又需要服务业支持,因而又会吸引进服务业从业者。因而人口仍将是迁入状态。

逻辑三:相对于周边县市来说,北京的优势极为明显。北京周边县市的发展相对较慢,作为北方绝对的经济中心,北京对整个北方来说巨大的吸引力将不会减弱,未来人口仍然是持续流入的。北京已经和部分较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相当了,天津虽然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仍然靠工业支撑城市的发展,作为一个特大城市,服务业仍有待发展;河北的二产占比高达51.1%,服务业较弱。

图:北京与周边各城市主要指标对比

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局

3)北京郊区化过程将继续维持,而位于30-70KM北京辐射圈内的区县将直接接受北京的辐射,承接产业转移和人口外溢,人口将加速增长,但仍需时间

无论是从国际都市圈的发展历程还是北京当前人口流动来看,毫无疑问,北京正在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郊区化历程。未来北京人口将继续增长,而随着市中心要素价格的上升和郊区供地的增多,郊区的人口迁入仍将维持。

图:北京与国际都市人口密度比较图:北京各区与周边县市人口密度

数据来源:wind,各市统计局

从国际都市圈的拓展过程来看,核心城市的辐射范围一般在30-50KM,但是由于京津冀的核心城市--北京—本身的城市范围就已很广,因此我们推定北京在京津冀的辐射能力将超过50KM,可能至70KM范围,甚至更远。所以对于位于30-70KM辐射圈内的区、县市来说,他们将直接接受北京的辐射,成为产业与人口的转移之地。而且这些区域的人口密度仅相当于北京城六区的十分之一,承载能力仍有很大挖掘空间。

一方面,这些区县将发展成为北京的郊区新城,但是郊区新城要想成功,需要三方面的因素:较低的房价、便捷的交通和舒适的居住体验。另一方面,利用距离北京近的优势,将直接承受北京方面的产业转移。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北京当前的产业结构已经相对高端,服务业占比近8成,所以低端服务业将是转移重点,仅20%为第二产业。可以说,北京本身可向外转移的产业体量也有一定局限。如此看来,未来产业转移之路任重道远。而且未来北京、天津对河北产生辐射需要时间,更需要河北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准备。

四、结语

按照都市圈的发展逻辑来看,都市圈内部核心、大中小城市各有分工,核心城市发挥出集聚与扩散效应,从而带动整个都市圈的发展。国外相对成熟的东京都市圈、首尔都市圈都相对印证了都市圈的增长潜力。而京津冀人口红利仍待释放,战略地位陡升,政府发展思路回归市场,并打破行政僵局,在三地政府推动下,京津冀新局面已经打开。但是当前,人均产值、地均效益等指标来看,京津冀距离世界级城市群仍然有段路要走。而在这段路程中,北京仍将维持人口流入,郊区化再渗透。而位于北京辐射半径内的河北各区县将迎来产业转移,在控制住要素价格的前提下,居住功能与产业功能更近完善。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