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禅城佛山将历史建筑纳入城市规划 再添现代城市活力

2016-11-16 09:18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何绰瑶

禅城区“探历史风韵·品老城建筑”系列活动本月启动,“最佛山·品禅韵”市民徒步行、声读古建——历史街区导赏、“2016佛山历史街区保护研讨会”三大子活动将陆续展开。

千年佛山,禅韵最浓。

禅城区“探历史风韵·品老城建筑”系列活动本月启动,“最佛山·品禅韵”市民徒步行、声读古建——历史街区导赏、“2016佛山历史街区保护研讨会”三大子活动将陆续展开。这些活动中,市民、志愿者、专家学者等共同参与,丈量佛山老城,倾听古建故事,思考佛山历史街区和建筑的当代价值。

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最浓、历史文化街区规模最大、历史建筑最密集的中心城区,禅城始终把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更新、改造、活化,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在佛山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的蓝图下,为城市注入文化内涵,也赋予历史建筑更丰润的生命力。

过去两年,禅城区首次启动历史建筑的认定、确认、保护、动态监察工作,筛选出首批61处历史建筑。这批建筑见证了岭南历史文化的变迁,是禅城乃至佛山的城市文化名片。

禅城历史建筑 保护活化脉络

2014年初禅城区启动首批历史建筑的普查工作,建立近300处的线索库和600处的数据库。

2015年7月 禅城区申报的62处建筑有61处通过市政府审批,被认定为市历史建筑。未进入名单的叶生生堂,被纳入保护级别更高的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8月10日禅城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领导小组成立,区长孔海文担任组长,规范化、长效化监管历史建筑保护。

2015年12月15日禅城区发动社会力量招募的20名历史建筑监督员,开展首次集体巡查。

2016年3月21日佛山首部地方法《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正式实施,禅城区的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活化被纳入法治化轨道。

保护历史建筑延续城市文脉

快子路43号,挥春红,绿叶摇,二层骑楼安静伫立,极少人知道这曾是佛山酿酒业最早的老字号之一“茂隆酒庄”的旧址。

永安路94号,青砖白瓦,灰塑窗花,四层大楼外观如碉堡,与对面熙熙攘攘的东方广场形成强烈对比。曾经,这里是佛山最大最好的酒店——佛山大酒店。

在禅城,还有很多这样“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历史建筑散落在城市角落,被人们逐渐遗忘。甚至,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一些有价值的老建筑被无端拆毁,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历史建筑是城市文脉。在走下时代舞台后,它们仍然坚守一方,成为老街老巷独特的风景线。它们的故事,是几代老佛山人的童年和回忆,是文化导向型城市发展的重要凭依。

去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发展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对于22年前即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佛山来说,如何善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是城市发展始终绕不开的议题。禅城面积在全市最小,却包含了佛山老城等历史文化底蕴最浓、历史建筑最密集的片区。

2011年和2015年,佛山分别公布第一和第二批历史建筑,其中第二批主要针对禅城区,共61处。可以说,禅城如何保护、更新、活化历史留存,也成为攸关佛山继续焕发历史文化名城魅力的关键。

“何为历史文化名城,何为天下‘四大聚’?佛山需要依靠这些具有历史底蕴的建筑来展示。”广东省非遗专家梁诗裕说。在禅城,历史建筑的保护已成为社会共识,凡涉及老城改造,总少不了专家学者、老佛山的献言献策。

61处历史建筑获“首法”保护

事实上,为推动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活化,禅城已用三年之功。

2014年起,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联合华南理工大学,耗时10个月,首次开展全区历史建筑普查工作。这次普查摸清了家底,确定了每处建筑的基本情况并登记在册,一大批具有保护价值、可反映佛山某一时期历史特征和风貌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得到发现,为接下来历史建筑的依法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最终,普查中共有61处建筑被认定为禅城区首批历史建筑。它们分布在一镇三街,包括居安里等宅地民居、教子村竺诚霍公祠等坛庙祠堂、陈如岳祖屋等名人故居以及莘葵里等亭台楼阙。随着佛山首部地方法《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批建筑的保护也被纳入法治化轨道。

除有法律“撑腰”,禅城历史建筑的保护还得到社会多方参与。去年起,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公开招募历史建筑监督员,组织其分镇街分片区巡查全区历史建筑。这些巡查员或是热爱佛山的老街坊,或是对历史建筑感兴趣的学生,更有不少是专业人士。

今年55岁的麦德楷是祖庙片区的历史建筑巡查员之一,每周他都带上“禅城区历史建筑保护监督员”的证件和笔记本,到老街巷里“扫街、入户、拍照”。

先规划后开发 打造岭南文化高地

保护历史留存是对市民负责,对历史负责。但是,保护不等于静态孤岛式搁置,历史留存的保护利用,也应当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

“酒香也怕巷子深”,再深厚的文化底蕴,再精彩的历史资源,都务求融入现代精神。整合、包装、推介直至引入社会资本,将是盘活历史文化、丰满文化脉络的“四部曲”。

可以说,活化历史街区和建筑,将其纳入城市规划中整体保护、合理开发,不失为一条让老城重焕生机的路径。为此,禅城区提出,以规划引领,保护禅城区历史底蕴,打造岭南文化高地。

从今年8月起,禅城设立历史名城保护专项经费,以用于开展历史建筑修缮、修测、建档、建库,各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以及第二批历史建筑普查等一系列工作。

同时,为加强老城文脉延续,禅城正在组织编制《祖庙莲升片区城市更新与活化策略研究》,对该地区进行充分深入研究,提出改造更新的策略和路径后再实施改造建设,让老城发展再添活力。

另外,禅城还计划开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今后品字街区、梁园街区、莲华南街区、祖庙东华里街区、任围街区、新安街街区、南风古灶街区、霍氏宗祠街区等全区8个历史街区可望得到保护规划全覆盖。

针对首批认定的历史建筑,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将组织开展相关的测绘、评估及危房鉴定工作,对历史建筑进行测绘归档,形成一房一档案,纳入禅城区城市规划“一张图”平台管理。未来,第二批历史建筑也将纳入该平台,得到实时监控和管理。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