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广州将建城市风廊水廊绿廊

2016-10-27 10:20 来源:新华网

在广州中轴线南端往北眺望,海心沙、珠江新城、二沙岛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美丽。

近日,《广州总体城市设计》完成招标,这也是广州首次对全域7434.4 平方公里进行城市设计,通过深化完善城市景观系统、公共空间布局、交通组织、历史文化等塑造广州特色城市风貌。

招标公告中提出,要提高公共空间覆盖率,优化慢行系统、游览线路;同时要确定广州市主导风向进入城市的主要廊道,提出城市“造风、聚风、通风”策略,确立广州市城市风廊、水廊、绿廊、视廊等。

四大系统为广州特色城市风貌塑形

城市景观系统

自然生态景观系统是总体城市设计的底盘,根据上层次规划的生态策略与措施要求,结合城市设计方案构建系统性的生态格局。塑造依山、沿江、滨海空间脉络,对大地自然生态景观所承载的空间形态、景观质量和使用功能等内容提出明确的设计思路。

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景观的重要路径与节点,确定构成城市意象的标志、节点、路径、边缘、色彩等要素,合理布局标志建筑和背景建筑。构建城市各级枢纽与节点,研究确定各片区景观特征。

公共空间体系

基于广州城市功能布局和市民活动的规律,利用山、江、海自然资源,历史人文、公共设施等资源,提高公共空间覆盖率,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达性、舒适性、开放性和连通性,组织广州公共空间系统。对重要的城市公园、广场、绿地、水体等公共开敞空间和公共活动场所提出框架性引导要求。组织和优化慢行系统等公共活动通道和慢行街道。

城市文化活动脉络

城市发展历史可记忆方面,分析具有城市发展历史纪念意义的地区和特色鲜明的人文环境,注重文化基质的保护和继承,建立人文特色及场所体验系统。强化城市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和多样性.

城市交通廊道及节点衔接体系

城市交通运输方面,根据广州综合交通发展策略,通过空间资源整合,强化三大国际战略枢纽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在广州铁路、城际、地铁、高快速路等大交通网络体系基础上,研究与提出分区慢行系统交通、公共交通网络与廊道,使交通廊道、交通枢纽和节点成为广州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范围

据悉,本次规划范围为广州市辖区范围,包括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增城区 11 个市辖区,面积为 7434.4 平方公里。广州中心城区、南沙开发区局部及空港经济区局部为重点研究范围。其中,广州中心城区包括荔湾、越秀、天河、海珠 4 个区的全部以及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区南部地区,共 933.15 平方公里。南沙开发区部分范围 216.20 平方公里。空港经济区部分范围 109.43 平方公里。

按照要求,整个城市设计将在明年底前全部完成。

制定分区建筑高度分布

招标公告中明确要求,《广州总体城市设计》开展岭南特色风貌、城市形态与高度分区、城市风环境与廊道系统、活力街道、交通廊道及节点衔接体系、公共艺术与城市 CI 系统、市政设施与海绵城市景观指引等八大专题研究,为广州总体城市设计提供专项支撑。

城市风环境与廊道系统专题将依托广州水廊、绿廊和绿肺等生态空间,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模拟不同情况下的城市主要集聚区的通风条件,确定广州市主导风向进入城市的主要廊道,提出城市“造风、聚风、通风”策略,确立广州市城市风廊、水廊、绿廊、视廊系统的空间形式与主次关系,明确各层级控制类型与要素。研究廊道周边用地布局形式与开发模式,提出廊道内外的城市建设控制要求及设计指引。

近年来,城市通风廊道的规划日益受到关注,因为风廊的构建能提升城市空气流通能力、 缓解城市热岛、改善人体舒适度、降低建筑物能耗的有效措施,同时也能改善环境质量。

《广州总体城市设计》明确,将结合广州总体规划,以强度分区为基础,通过多因子叠加法及迭代计算分析模拟,研究确定广州城市总体高度形态控制,并进一步制定各特色风貌分区的建筑高度分布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阳建强:城市体检如何把脉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