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北京暴雨袭城 “看海模式”急需转成海绵城市

2016-07-21 09:0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记者 危昱萍

7月20日,北京暴雨袭城。

当天11时30分,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目前城区及南部地区6小时累计降水量达70毫米左右,局地超过100毫米,预计至20日傍晚强降水持续。房山区还于12时30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18时解除。门头沟区于13时10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18时30分解除。

暴雨导致北京市部分道路积水严重,公交、地铁、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首都机场受天气等综合原因影响已取消航班237架次。多处地铁口因漏雨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其中地铁大兴线黄村火车站还采取了临时封站措施。公交方面,截至7月20日19时,受降雨影响,共有191条公交线路采取措施,其中甩站措施134条,区间措施28条,绕行措施9条,等停、停驶措施20条。

据北京气象局介绍,与2012年“7.21”特大暴雨相比,本次暴雨的雨强相对小,但影响时间和降雨量都大于四年前。从7月19日01时到7月20日18时,本次降雨持续时间近42小时,且仍将继续,大于2012年的近20小时。降雨量方面,2012年“7.21”全市平均170毫米,城区平均215毫米,而此次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75.9毫米和218.6毫米。

暴雨预警及应急管理有所改善

此次暴雨,北京市气象局、国土局、水文总站、防汛指挥部门都发布了预警信息。

北京市气象台于8时40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并于11时30分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北京市防汛指挥部于9时升级为Ⅲ级应急响应,11时50分升级为 Ⅱ级应急响应。

北京市水文总站12时35分发布洪水黄色预警,预计13到14时,北京市北运河流域羊坊闸断面将出现28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13时提示,预计14到15时北京市通惠河乐家花园达到洪水蓝色预警标准、北运河流域张家湾达到洪水黄色预警标准;19时15分发布洪水黄色预警,预计20时至21时北京大清河流域大石河漫水河断面将出现12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据北京市水务局确认,这是北京市首次发布洪水预警。

市国土局和市气象局20日15时联合升级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未来二十四小时,房山、门头沟、延庆、昌平、海淀、丰台、石景山等山区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北京市防汛办11时16分左右还通过短信等方式提醒市民注意暴雨情况,减少户外活动。

“和2012年‘7.21’特大暴雨相比,这次的预警和应急管理更好。”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张纪海说。据其介绍,“7.21”特大暴雨后,北京市加强了相应的准备工作,编制了应急预案。在立交桥等特殊地点、重要场所准备了重要的设备装备;疏通了相应的遗留问题,比如排查受堵的管道,衔接原有管道和新建管道;开展了应急演练训练,储备应急物资等等。“这些平时的管理是老百姓不容易看到的,但会对应急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7月19日22时15分,北京市防汛指挥部总指挥、市长王安顺在市防汛指挥中心要求深刻吸取“7·21”特大自然灾害经验教训,做好各项准备措施,确保不死人、不泡车。对此,张纪海表示,能打这个包票很不容易。可以说,北京市对应急管理越来越重视了。

此外,他认为,公民意识也在逐步提高。“这次预警发布后,朋友圈里都在传播,提醒大家不要前往危险地带,说明大家越来越重视了。除了行政部门的力量,公民自救和自我约束、应急能力的提升也是很关键的。”

不过,张纪海同时指出,北京市暴雨预警和应急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2012年以后,北京多个部门都编制了应急预案,但其中有些预案“相对来说比较空”,需要细化,加强操作性。有些部门在应急设施设备的检测检修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这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而且,平时对应急管理的重视程度还需要提高。除了高层领导要重视,相应的职能部门也要相互配合,因为应急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交通、防汛、水务等多个部门联动。

另外,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邸苏闯、北京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刘洪伟等人今年6月发布的论文《北京城市暴雨预警及应急管理现状与挑战》中指出,虽然北京市在细化预警指标、分区预警和网格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还存在预警发布频率高,短历时暴雨预警不及时,阈值标准缺少灵活性,应急响应主要依靠经验等问题。

“有些问题也不是应急管理部门能解决的。最近一二十年,北京城市发展快,人口多,城市病加重,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优化,要考虑极端天气等特殊问题。”张纪海补充说。

地下管廊还是海绵城市?

“7.21”特大暴雨后,北京市开始了防洪排涝等工程建设。

“城市排涝主要还是一些低洼地段,比如下沉式立交桥。自2012年‘7.21’特大暴雨事件后,北京市政府花了不少钱解决下沉式立交桥积水问题,例如增加水泵排量,甚至配备临时电源。”北京排水集团退休专家谭乃秦说。

2013年初开始,北京市启动24座下凹式立交桥升级改造工程,并准备了多套防洪排涝预案。在“7.21”特大暴雨中,莲花桥等20座立交桥出现了严重积水,北京为其配建了蓄水池。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还通过增加集水坑及水浸报警系统,完善排水设施,阻止客水进入通道等改造方式,对13座积水严重通道进行排水改造。

但这次暴雨期间,行人仍旧匆忙,汽车乘风破浪,北京市民又开启了“看海模式”。

“一个是跟北京地形有关。北京城区地处平原,海拔低,整个城市的高差不大,排水落差小,水流不畅,排水难。”谭乃秦说。

而且,与其他管线相比,排水管线的建设难度最大。

“其他管线在建设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地铁等阻碍,可以走上或者走下,但排水管线不能这样,再有阻挡也得想办法绕过去,哪怕让那个阻碍让路。还要保证每千米有两米左右的高度差,不然水排不出去。”谭乃秦说,这就造成排水管线建设难度高,资金消耗大。

但他指出,尽管地下管廊建设成本越来越高,但有条件的地方还是要搞地下管廊,这样一劳永逸。

此外,北京市在过去几十年的建设中,填垫了太平湖,并将部分护城河改为暗沟,丧失了雨水调蓄空间。很多地面又都硬化了,雨水无法下渗。

“2012年后,尽管北京市在给排水设施方面做了一些建设,但跟不上城市扩张速度。地面硬化速度越来越快,城市径流越来越猛,北京地下管网基础又不好,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消化不了强降水。”中国海绵城市倡导者、反城乡硬化运动发起人刘波说。

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看来,北京市需要建立绿色海绵系统,综合解决水涝、干旱和地表水质及生态环境改善。

2012年“7.21”暴雨后,俞孔坚曾致信时任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建议“建立‘绿色海绵’解决北京雨洪灾害”。四年过去了,他仍旧坚持这一观点。

在他看来,“海绵城市”的概念被官方文件采用,代表着生态雨洪管理思想和技术已经从学界走向管理层面,并在实践中得到有力的推广。但是,不难发现相关操作指南主要围绕以LID技术、水敏感性城市规划与设计等雨洪管理技术而展开,也越来越聚焦于城市内部排水系统和雨水利用、管理,并且在具体技术层面的诠释依旧未能摆脱对现有治水途径中“工程性措施”的依赖。

俞孔坚曾撰文指出,海绵城市为在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中国城市中突出的水问题及相关环境问题开启了新的旅程,包括雨洪管理、生态防洪、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的营造、公园绿地营造及城市微气候调节等。

刘波也表示,像地下管廊仍属于灰色基础设施,消耗大量钢筋水泥,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改变城市地质结构。特别是现有大城市地面建设成熟,没有必要如此“伤筋动骨”,技术难度大、投资高。

刘波建议,正在做的和准备做的工程项目都要按照低影响开发原则。在内涝和热岛效应严重的地区,尽快启动生态修复。以流域或者汇水区为单元开展生态改造。这样做,可以扭转内涝现象,把城市变成海绵,消化雨水吸纳能力。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阳建强:城市体检如何把脉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