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城镇化与乡愁:对乡村规划的思考

2014-12-30 14:25 来源:SYSU城市化研究院 作者:陈宏胜 陈剑锋

2014年3月国家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这是我国首个从国家层面正式发布的城镇化规划,城镇化的推进与提升成为中国城乡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

2014年9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提出了“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实现“中西部就近城镇化”的意见,对中小城市和县城提出了发展要求。

总体来看,从“城市化”到“城镇化”再到“新型城镇化”,中国的城乡关系将从前期的“城乡二元”结构转向能够实现均衡过渡的“城镇乡”结构,县乡的发展水平将是评价城市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依据。

而乡村作为县乡的基本单元,也是当前城镇化提升的重要对象。可见,从政策层面看,乡村建设将是“十三五”时期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发展成果惠及乡村将成为重要发展导向。

此外,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还提出了一个对当前城乡发展影响极大的词语——“乡愁”,要求城镇化进程中让当代人和后代人“记得住乡愁”,“乡愁”使中国的城乡建设有了精神层面的追求。

然而,城镇化与乡村发展如何实现平衡,彼此关系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回答。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乡村规划和建设作了一些分析和思考。

1 城镇化的乡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前期发展中丰富且价廉的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经济要素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顺应了全球产业转移的需要,而工农“剪刀差”、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等特殊的城乡关系亦是中国城市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

不管是早期的珠三角外资驱动模式下的经济增长还是苏南乡镇企业模式下的经济增长,农村都成为了中国实现工业化、促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实际上,中国的乡村从一开始就“被卷入”到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之中,过去的30多年中有些乡村演变为了城市,有些乡村被城市的扩张所吞没,有些乡村还在城市中“苟延残喘”,有些乡村还在城市的边缘“荒芜”。

在以城市为主体的时代,乡村始终扮演着“若隐若现”的“配角”角色,并按照与城市的距离或关系,被分为了“城中村”、“城边村”、“城郊村”等,可以认为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传统乡村一直在“退缩”和“消失”,并不断满足城市及城市人的需求,其存在的价值亦更多地基于城市的需要。

也许,“乡愁”的提出体现的正是我们这一代还有传统乡村记忆的人对乡村价值的呼唤。

然而,事物都是运动和发展的,中国的乡村亦是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过去乡村的价值可能更多地转化成了城市的GDP,而未来的乡村价值却仍在摸索和重建之中。

近年来,在城市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的背景下,城市政府对乡村的发展投以了更多的关注,多年发展的积累开始外溢到传统乡村地域,从2005年新农村建设到2008年美丽乡村再到2013年的“乡愁”,加之各地“美丽乡村”试点的不断涌现,似乎让人感觉到了“乡村时代的回归”。

然而,问题却又因此而出现,在部分东部沿海地区加大力度对试点乡村进行规划和建设之后,却让人感到规划和修复过的乡村已成了“城市的乡村”,从一般的规划和建设模式上看,“商业化”已成为了乡村发展的重要依据,其依旧依附于城市而存在。

假如过去30多年是城市对乡村的一种“辜负”,那当前的“城市补偿”是否又来的过于“猛烈”呢?也许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悖论之一。

1/212>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