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杭州智慧城市建设打破信息孤岛指日可待

2014-10-09 09:21 来源:中关村在线

“信息孤岛”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是什么人的问题,也不是中国信息化特有的情况,全球每年的应用集成近有近3000亿美元之巨。信息孤岛的类型有很多,不仅企业内各环节存在着“信息孤岛”,甚至政府机关之间也存在“信息孤岛”,在很多地方,有多少个委、办、局就有多少个信息系统,每个信息系统都由自己的信息中心管着,有自己的数据库、自己选择的操作系统、自己开发的应用软件和用户界面,完全是独立的体系。如何应对“信息孤岛”造成的封闭?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龚正在全市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上强调,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推进“一号工程”,在资源整合上取得突破,整合基础设施建设、部门信息资源和重点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打破信息孤岛,不断提升智慧应用的整体水平。

火车到站,出租车能不能及时跟上,是上高架还是走路面?

对于每天出行的人来说,要准确地作出判断并不容易。因为在这座城市里,交警、公交集团、出租车公司各有自己的数据,谁也不能同时使用它们。

今后,这种状况或许会有一些改变。

交警的数据、公交车的运营数据、出租车公司的GPS数据等这些原来分割在6个不同部门的交通信息资源要实现整合。据市交通运输局消息,杭州市综合交通指挥中心目前正在重装升级中,这个有望10月底试运行的“信息巨无霸”,将开启“信息孤岛”破题的第一步。

数据共享的甜头

本来各归各的数据,拿出来大家一起用,究竟有什么好处?杭州市交通信息中心主任吕永华在接受采访时,举了个很简单的例子。

如果有人建议:最好开设一条从梅登高桥到四季青的新公交线路。这时,公交公司便调出某一时段内梅登高桥到四季青的人流量数据;出租车GPS系统能查到多少人在打车;公交卡的刷卡记录,可显示多少人乘公交前往。

所有数据“集合”在一起,如果这个方向的客流量的确大,公交公司就会新增一条公交线;如果发现需求并不旺盛,公交公司也有充足理由说服投诉人。

同样的设想,市城管委已经开始运作,并且开始尝到了数据整合与共享的“甜头”。

在智慧城管应急平台上,不仅可以看到城管系统自己的信息,而且可以实时收到公安、林水、气象、交警、公交等部门2、5万余路监控视频,以及81个水位站点和90个雨量站点的信息。

“通过来自方方面面监控,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积水点,并及时排除。”城管委负责人表示,这些信息在今年的“5·13”、“7·26”、“8·18”等强降雨中,已经发挥了较好的决策辅助作用。

慢慢打破信息孤岛

尽管交通信息的整合已是铁板钉钉,但杭州市交通运输局还是感到了前行路途上的困难。

“部分接入的信息资源无法动态更新,有些数据信息不完整,有些数据还没有真正落地。”从长远看,这些来自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能否全面地向社会开放,更是前路漫漫。

陈畴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在信息化领域深耕多年的他,直言不讳地“信息孤岛”现象定义为杭州发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的一个大阻碍:从政府信息来说,如果没有共享,就不能在产业发展、民生保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信息孤岛”的存在,一方面是缺少哪些信息可以共享的规定,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信息安全、担心泄露的考虑,当然还因为条条块块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要真正打破“孤岛”,首先需要政府明确牵头6单位,加快推广云政务。同时,要制定规划,明确哪些信息可以共享,并形成开放的信息体制,可以让大家放心地去参与共享。最后,还要鼓励第三方介入,让更专业的机构帮助数据开发,从技术上实现有效的共享。当然,在这过程中也要考虑信息安全,出台类似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现在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方面的“信息孤岛”,正在慢慢被打破,杭州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未来十分可期。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