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回到真正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2020-11-19 10:15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 科技创新的区位聚集规律,与第二产业的聚集规律不同,不仅是资本和技术聚集,更是人的聚集。没有人群的高强度聚集,很难出现核心技术、核心科技的发展与创新

人的聚集 是科技创新基础

作者

尹  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卢庆强: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城市群与都市圈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总结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完成年。目前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规模已超8亿。据预测,未来15到20年,中国还将有2亿到3亿人实现城镇化。

从高质量城镇化走向全面现代化的城镇化,是未来将持续数十年的进程。人的现代化是核心。

特别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发展模式、新旧动能转换尤为重要。城市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科技创新的区位聚集规律,与第二产业的聚集规律不同,不仅是资本和技术的聚集,更是人的聚集。没有人群的高强度聚集,很难出现核心技术、核心科技的发展与创新。

科创动能随人流动

人的聚集不是特指某一类人,更多强调的是人的整体素质提升。高密度人群聚集有利于多元人群获得更多交流机会,同时规模聚集将形成立体化的人才梯队和复合化的专业协同。某一行业人才的聚集,在短期内更有利于促进该行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并形成区域比较优势。人的聚集达到一定规模后,会催生新需求,尤其是各类具有门槛规模要求的消费需求,这将更有利于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从最终结果的外在表现上,科技创新带来的人的聚集,和以往城镇化实现的人口聚集都是人的规模流动和空间聚集,但在聚集方式和重点区域上有所区别。

一方面,人的流动自由度将进一步增加。随着各种制度性障碍逐步消除,要素一体化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人和各类要素的流动能够同步,在更好地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下,人的流动自由得到切实保障,不会形成所谓的半城市化现象。

另一方面,流动自由度增加后,流动的方向将更为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口将向机会均等和宜居度更高的城市和地区流动,即用脚投票成为人口聚集的主要方式。人的发展机会与城市规模(即人的聚集度)成正比,促使人更多向大城市集中,而过度聚集在大都市核心区又会带来宜居度的下降。兼具机会和宜居的都市圈,将成为更具活力人群的首选重点区域。

如果用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只强调打造产业链内闭合的技术环境或营商环境,而城市并不适合居住,未来可能不能带来更强的科创能力的聚集。因为这部分动能的聚集随人流动。

以人为核心对城镇化的三大要求

人的聚集与资本和技术的聚集,对城镇化的要求不同。

资本的过度聚集,更易导致财富向金字塔顶层聚集,带来阶层歧视、知识歧视等不公平现象,使人群以更快的速度转移分化,可能产生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大规模工业化阶段关注的核心是生产,人的聚集服从于资本和技术的聚集,更多是“物”的属性。

在知识经济和人本时代,人成为经济社会运转的核心,首先关注的是“人”的属性,回到真正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本义也在于此。人的聚集更强调包容性、宜居性、公平性,机会均等、服务均等、待遇均等,共治参与、全年龄友好城市建设等。这也是下一阶段城镇化的核心议题。

更好实现人的聚集,对全面现代化的城镇化提出了三大要求。

一是不同人群的社会融入。强调城市的包容性和多元人群和谐共处,首要是保障性住房和可支配住房供给问题,其次是提高进城农民等群体在城镇稳定就业的机会,关注其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市民化待遇,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入等,探索更加开放、民主的城市多元共治模式。

二是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需求的问题。根据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将达到6.5亿人左右,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等重点领域服务需求将明显增加,智能化、个性化、体验式、定制型等消费新需求不断涌现,需要走以人民为中心,以绿色、人文、创新、智能为特征的内涵式、集约型现代城市发展道路。

三是资源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有效引导人们的合理需求,抑制过度消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强化生态保护、土地等资源集约利用、健康服务保障的协同治理。

2020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地区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近年成渝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科创能力特别是人才的聚集、崛起,都已显示其具备成为更好、更高的战略高地的前景。(点击这里了解更多)

近几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回流特征明显。2010~2017年,作为曾经的人口流出大省、大市,四川全省常住人口增加约260万人,重庆全市常住人口增加约190万人。智联招聘数据显示,重庆和成都的2018年毕业生留存率均位于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前列,仅次于深圳和上海,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更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企业数量与授权发明专利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聚类,可将全国340余个城市按年份分年聚类。以2017年为例,第四等级为“北上深”,代表了产业发展和创新引领的最高水平,第三等级包括重庆市、成都市、杭州市、广州市等新一线城市。成都市和重庆市作为西部的重要增长极,在2017年与“北上广深”一起构成了科技创新的钻石结构。

成渝做对了什么?在全国36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两大长处:一是社会环境宽松活跃,带来较高的人才吸引力、较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以及较高的消费能力与活力;二是生活环境宜人,城市社区级别的服务设施的配备完善程度,优于众多城市,住房压力亦小于一线城市。相较于重庆,成都的各项评分相对更高、更为均衡。

三大挑战待解

目前我国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工作稳步推进,“三个1亿人”目标有望如期完成。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门槛不断降低、通道逐步拓宽,已有9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棚户区改造惠及上亿居民。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积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推行居住证制度。绝大部分城市的入户门槛已拆除,农民进城的渠道已畅通。

同时,也应看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不高,后续保障制度不完善;特殊人群的公共服务供给和民生保障不足,无法满足多元需求;城乡双向流动的机制尚未建立等。

全面现代化的城镇化实现更好的人的聚集和发展,还面临三个关键问题。

一是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建立绿色城镇化绩效考核机制为重点,完善绿色生态规划、建设、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绿色健康城市;通过积极引导和干预,减少资源消耗、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建设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

二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十四五”期间老龄人口将增长8000万左右,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需大规模增加养老设施和提升养老服务,完善养老服务业社会支持政策。

三是建立完善城乡双向流动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流动从乡—城单向流动转向城乡双向、多向流动,逐步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阳建强:城市体检如何把脉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