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媒体报道 > 正文

如何规划建设公园城市 ?重量级规划年会上发出成都声音

2019-10-14 11:09 来源:新浪乐居

11月24日-26日,作为我国规划领域重磅会议的“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的代表,承办了作为年会系列活动之一的“公园城市,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学术对话活动,发出“成都声音”,分享了关于公园城市研究与规划方面的阶段性成果。

为深入探讨公园城市的内涵、特征、指标体系、建设路径等议题,推动公园城市理论、技术方法的发展,11月25日下午,由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的“公园城市,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学术对话,作为规划年会的系列活动之一,在浙江杭州举行。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李炜民总工程师,同济大学吴承照教授,东南大学成玉宁教授,南京大学王红扬教授,清华大学钟舸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刘彦平研究员,腾讯云计算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王旭总经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与景观研究分院王忠杰副院长,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杨潇总规划师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公园城市,推动城市建设理念革新。

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成都正在做四大工作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兰正秋在学术对话中进行《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主题发言。

据他介绍,成都市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针对公园城市的内涵要求所开展的系列工作,首先是展开相关研究基础工作,包括搭建了公园城市的专家智库,成立了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全力打造我国公园城市的科研机构,聘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院士,组成顾问委员会,加强对研究工作的技术指导,提升研究成果的权威性。同时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腾讯云等6家研究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强化公园城市研究、规划和咨询,加强公园城市的交流、合作和推广,打造公园城市协同合作、交流共享的平台。其次是开展公园城市的理论研究,邀请国内外研究机构,对公园城市的内涵、形态、指标体系、对市民生活品质的影响等八个领域进行研究,构建公园城市的理论体系。

与此同时还强化公园城市的顶层设计,明确提出了公园城市的内涵特色、整体目标和策略,开展公园社区的具体规划建设工作,全方位形成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大美公园城市形态。另外还加快推动公园城市的实施,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推动以公园城市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建设工作。

围绕规划建设公园城市

分享“成都思考”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高级工程师杨潇分享了关于公园城市既有的一些研究,规划中的一些思考,以及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一些阶段性成果。

他首先介绍了城市发展思路在公园城市中的三个转变和六个方面的价值体现。“三个转变中首先要转变的是城市发展的逻辑,从原来的产-城-人的逻辑,转换到人-城-产。我们的逻辑还是应该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这些需求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城市环境,最终实现人城和谐全面的发展。第二个转变是,我们不是在城市中建公园,而是在公园中建城市,城市必须要符合公园的美学价值要求,要符合公园发展对于文化的要求。第三个是从原来的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的转变,要思考这个空间究竟是为了谁而用的,大家怎样去体验场景。”他说。

关于公园城市的价值体现,他进行了详细介绍。公园城市六个方面的价值体现包括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以文化人的人文价值、绿色低碳的经济价值、简约健康的生活价值,美好生活的社会价值。

结合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的前期规划研究的思考,他还介绍了成都建设公园城市需要回答的三大问题:一是如何将成都全域建设成为一座“大公园”,二是如何提升生态价值全面营造新场景,三是如何形成“公园城市”品牌。“结合以上问题,成都搭建了着力彰显绿满蓉城、花重天府的城市绿韵、着力彰显大气秀丽、生态宜居的城市形态、着力彰显蜀风雅韵、优雅时尚的城市文化、着力彰显舒服安逸、简约低碳的城市魅力、着力彰显高美誉度、高显示度的品牌形象共五大路径,以及具体构筑的12项策略——构筑美丽城乡格局;建设大美公园形态;织锦天府绿道网络;推进全域多维增绿;塑造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的大美田园;塑造蜀风雅韵、大气秀丽、国际时尚的城市风貌;营造‘公园+’绿色舒适新社区;营造‘公园+’天府文化新场景;营造‘公园+’新经济新业态新消费;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城市;培育成都公园城市品牌;创新公园城市政策机制。”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新质城乡空间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