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教育>图书推荐>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与古为新:方塔园的规划与设计

作者:冯纪忠 著 赵冰 编

ISBN:9787506038287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所属类别: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作者简介

冯纪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始人。冯先生的著作和设计作品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建筑的一种新文人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其深邃的建筑哲学思想融入建筑教育和文化传播系统中,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意义不可低估。 

内容介绍

这是一部冯纪忠先生接受学生们的数次访问,以自己人生不同时期的轨迹为线索而进行的谈话的忠实记录,它记录了冯先生晚年的学术思想。其间,冯纪忠先生的女儿冯叶女士也数次参与,武汉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的赵冰先生组织并整理了每一次的访谈。 


本书是“冯纪忠讲谈录”之《与古为新——方塔园规划》。


目录

总序:传承与超越——冯纪忠的现代之路

总论

论方塔园规划

一、规划背景

二、整体布局

三、塔院广场

四、水岸

五、北门

六、甬道

七、东门

八、堑道

九、垂花门和长廊

十、楠木厅

十一、赏竹亭

十二、石础

十三、石砌

十四、植物

十五、旷与奥

论何陋轩设计

一、与古为新

二、总体构思

三、时空转换

四、意动

五、台基

六、竹构

七、屋顶

八、方墙

九、弧墙

十、色彩

十一、修旧如故

附录一

在松江方塔园规划方案讨论会上的发言

方塔园规划

致程绪珂同志函

何陋轩答客问

时空转换——中国古代诗歌和方塔园的设计

附录二

方塔园的一段往事

新的途径

富有创意的“方塔园”规划

孤独而庄严的方塔

冯纪忠先生

方塔园与维也纳

“冯纪忠和方塔园”展的缘起

冯纪忠的“与古为新”

解读方塔园

回想方塔园

从“花港茶室”到“方塔园”设计

冯先生规划方塔园

方塔园随笔

方塔园·恩师·我

导师轶事

走进方塔园

冬日何陋轩

后记


试读章节

地形整理


到了80年代做方塔园,当时有人说,50年代做的还比较现代,方塔园怎么又突然成了一个大屋顶了呢?怎么又成了中国形式的了?我说,这不是主要问题,这是形式,这些还是侧重体现了我一贯的思想过程的。


就说东湖的两区两所,就已经是风景区的建筑了。那个时候,我们也是按照风景区的首要因素理解、联系四周的环境协调。不是从自我出发,而是从一个建筑看上去,四面八方都要联系起来。


方塔园,我还是用的这个方法。首先一个,方塔园当时有一个好处,它的南边基本上没什么建设。也有人说,我们能不能从东边限制一下新建筑的高度?我们光设计方塔园不行,做好了以后周围怎么办?我们讲了首先一个先决条件:东面、南面不可能有高层,北面有一个五层楼的工房在那里,很不好看,所以周围这个问题得首先解决。


然后,这个基地本身原有的经费也很少,不重要的地方不花钱。当时在塔的南边堆了瓦砾,塔的西边现在是一座山,当时也是一堆瓦砾,这两堆瓦砾,将来造地形可以省一些费用。广场东边现在的一个小山堆也是原来的,所以这些原来的土堆,我基本是完全保留,保留以后可以再加大。当时东面的一堆我就加大了,因为北面的五层工房很难看,所以堆土就要堆这一块,把它加大,这是讲地形。


塔院广场


另外就是,塔是主体,我们整理地形主要是为了它。首先,它太低,从北门进来到塔,相差差不多两公尺。所以,塔无论如何要最后到跟前,下来一点才能看见。


广场,我们就是根据这个定下来的。所以,无论如何,塔要再低下去一些。我们现在做的这个斜坡,下去前面就是硬地,已经很勉强,再少不行。但这个广场的高度已经到了最高水位线,不能再低下去。这样一来,我就决定:广场往下低下去,建好四周让它能保留的高坡,这样,到达塔,就有一个层次。


我们觉得广场很重要。因为广场有几个东西:一个照壁、一个桥、方塔。后来就决定,要把天后宫从苏州迁来。不管要不要,决定先迁来。后来发现,迁来不错,我是赞成的。我为什么赞成呢?方塔园作为一个露天博物馆工程,方塔分量不够。


其实不能讲它的分量不够,因为还有桥啊……零零碎碎的还可以。那时候已经搬了明朝的楠木厅,我觉得很好。广场就有塔、天后宫,还有两棵大银杏树把它挡着。基本上当时保留的大树有五六棵,这里两棵是最好的,另外就是东门进去的垂花门两边正好对着两棵大的银杏。这两棵正好遮挡了广场。所以,这儿还有几样东西,做起来就很有意思了。


南草坪


草坪这里,基本上就是南边游园的主要方向,所以南边就稍微堆点土,做大的斜坡。草坪上的一边岸线是硬的,一边是入水的,又有点变化。原来还有几株竹子,这个我们也照它原来的样子保留。


大的格局基本上是这样定了。


学会出版

更多

图书推荐

更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简史

作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写组

编写意义重大

编写出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简史》,

培训信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