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教育>图书推荐>城乡规划与发展研究

行为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的新逻辑

作者:赖世刚 韩吴英

ISBN:9787112169726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所属类别:城乡规划与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

赖世刚,台北大学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思源讲座教授,中华城市管理学会理事长。

韩吴英,浙江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副所长。

内容介绍

城市规划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密切相关的主题:城市与规划。前者探讨城市实际上如何运作以及应该如何运作,而后者则探讨规划实际上如何制定以及应该如何制定。对于这两个主题,学术界都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探讨。本书的重点是第二个主题,而我们的研究方式却不同于传统模式。主要的差异在于,我们将规划视为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其中包含了许多对城市发展现象的判断和解读。我们认同美国伊利诺规划学派(The Illinois School of Planning) 的观点,认为规划是一组暂时且相关的决策,是意图的展现,也是信号的传递,并可作为策略行动互动的工具。简单地说,规划也是一种日常的行为,但是它比起决策更为复杂。因为决策仅考虑单一决定,而规划同时考虑多个决定。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称具有此种规划认知的理论为行为规划理论。

顾名思义,行为规划理论将规划视为普遍的现象,主要探讨规划的行为。传统的规划理论多着重于探讨市场的失灵以及提出解决的办法,例如通过集体行动提供集体财产,以及通过法规的订定以解决外部性问题。殊不知,市场的运作尚有动态失灵,即市场的动态过程因交易成本而凸显重要性,因此有规划的必要。规划者在规划制定过程中的认知判断,便显得格外重要。最近二十年来,学者根据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发现,人类的认知判断有许多难以避免的偏误,已非古典经济理论所能解释。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也认为,在规划过程中,规划者也会犯下一些不自觉的行为偏差。例如,规划者的视野过于狭隘,将决策单独考虑,而忽略决策之间的相关性。我们相信,从事规划行为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规划制定的行为、其可能产生的偏误,以及如何矫正这些偏误,进而制定出更有效的规划。

本书集结了笔者们在过去二十多年来持续对行为规划理论进行研究的部分成果,内容散见于台湾及大陆的学术期刊之中。为了让读者方便阅读,特将这些论文整理成册。本书所收集的文章并没有构成一贯的思路,但总是围绕着规划与决策这两个主题进行阐述。笔者们深切认为,规划与决策是行为规划理论的核心概念,且二者密不可分。规划是决策的组合,而决策是规划的内涵。行为规划理论可以说是对这两个概念的整合论述。笔者们也期待未来能针对行为规划理论做一个更为系统的整理,以飨读者。

目录

第一章  行为规划理论

第二章  多属性决策方法评估基础之设计

第三章  等价与比率偏好强度判断之实验比较

第四章  AHP与修正后AHP以方案排序为基础的比较

第五章  都市建设边界对于开发者态度之影响

第六章  空间垃圾桶模式的实证验证

第七章  应用社会选择机制与环境治理之实验研究

第八章  环境治理机制之初探:以台北水源特定区范围划定为例

第九章  邻避性设施设置协商策略比较之实验研究

第十章  中国土地一级市场中农地非农化制度之初探

第十一章  从财产权与信息经济分析比较开发许可制与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之利弊

第十二章  规划的逻辑——以萨维吉效用理论为基础的解释

学会出版

更多

图书推荐

更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简史

作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写组

编写意义重大

编写出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简史》,

培训信息

更多